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907计算机专业基础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就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②怎样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2)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由于在OSI 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 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 如果TCP 往返时延RTT 的当前值是30ms ,随后收到的三组确认按到达顺序分别是在数据发送后26ms 、32ms 和24ms 到达发送方,那么新的RTT 估计值分别是多少?假定加权因子

【答案】往返时延是指数据从发出到收到对方相应的确认所经历的时间,它是用来设置计时器重传时间的一个主要参考数据。对于传输层来说,报文段的往返时延的方差较大,因此TCP 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的算法,它将各个报文段的往返时延样本加权平均,得到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RH , 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往返时延RTT=

那么新的平均往返时延RTT=

则新的平均往返时延RTT=

则新的平均往返时延RTT=

所以,新的估计值分别为29.6ms , 29.84ms , 29.256ms 。

(1)第1个确认到达后,旧的RTT=30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是26ms , (2)第2个确认到达后,此时,旧的RTT=29.6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32ms, (3)第3个确认到达后,此时,旧的RTT=29.84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24ms,

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案】(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中,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①优点

其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且保持原来的序列。

②缺点

缺点是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长。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信道利用率低。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2)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中,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①优点

其优点是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报文交换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

②缺点

缺点是不能满足实时或交互式通信要求,报文经过网络的延迟时间长且不定。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中,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①优点

其优点是分组动态分配带宽,且对网络逐段占用,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分组独立选择路由,使结点之间数据交换比较灵活;分组大大压缩结点所需的存储容量,也缩短了网络延时;较短的分组相比较长的报文可大大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传输可靠性。

②缺点

缺点是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当网络通信量过大时,这种时延也可能会很大;同时,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三者的比较: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4. 什么叫显式路由选择?它和通常在因特网中使用的路由选择有何区别?

【答案】显式路由选择是指由入口LSR 来确定分组在进入MPLS 域以后的转发路径的工作方式。

显式路由使用流量工程技术或者手工制定路由,不受动态路由影响,路由计算中可以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如策略、COS 等级),每个LSR 不能独立地选择下一跳,而由LSP 的入口,出口LSR 规定位于LSP 上的LSR 。提前为数据分组指明预定义路径,因此不再需要在沿途每一节点上做出路由选择决定。对于通信工程、QoS (服务质量)和防止路由选择循环,显式路由选择很有用。它要求提前建立路径,有些可在IP 网络中用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完成。源路由选择是显式路由选择的一种形式,它是在发送数据分组之前,端系统发现通过网络的路径。

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个名词的例子。

【答案】透明表示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却好像不存在一样。比如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因为程序员在编写过程中为方便用户使用设定了一定的按钮,用户只需要知道特定按钮所对应的功能,并不需要知道按钮所对应的代码是怎么编与的。

还有比如程序员在编程时使用java 语言的API , 程序员不必关注这些API 内部是怎么实现的,只要知道这些接口的用法就可以了。所以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些接口都是透明的。

6. 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假定域名为m.xyz.com 的主机想知道另一个域名为y.abc.tom 的主机的IP 地址。域名解析过程如下:

①主机m.xyz.com 先向其本地域名服务器dns.xyz.com 进行递归查询;

②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它先向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

③根域名服务器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次应查询的顶级域名服务器dns.com 的IP 地址; ④本地域名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dm.com 进行查询;

⑤顶级域名服务器dm.com 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次应查询的权限域名服务器dns.abc.com 的IP 地址;

⑥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权限域名服务器dm.abc.com 进行查询;

⑦权限域名服务器dm.abc.com 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所查询主机的IP 地址;

⑧本地域名服务器最后把查询结果告诉主机rn.xyz.com 。

(2)高速缓存用来存放最近查询过的域名以及从何处获得域名映射信息的记录,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提高DNS 查询效率,并减轻域名服务器的负荷和减少因特网上的DNS 查询报文数量。

7.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案】我们知道,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因为网络能够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因此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它正在改变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加速了全球信息革命的进程,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因特网。因此,可以说因特网是人类自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