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9岁,腹泻10余年,加重3年,近半年出现阵发性面部皮肤潮红、出汗伴体重下降2.5~3.0kg,B型超声发现肝脏多发占位;其中右肝占位形似“牛眼征”。内科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5-FU。 B.止泻药。 C.生长抑素。 D.泼尼松。 E.生长抑素及类似物。
患者女,35岁,间断脐周疼痛2个月,多为隐痛,症状逐渐加重,伴腹泻,排粪3~4次/d,糊状粪便,含未消化食物,时伴黏液,无脓血。体重减轻5kg,无发热。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无明显腹肌紧张,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3cm,未及明确的腹部包块。血常规: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3.0×109/L;粪常规:镜检(-),隐血(+),苏丹Ⅲ染色(+);血沉56mm/h。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肠结核。 C.克罗恩病。 D.小肠吸收不良。 E.小肠淋巴瘤。
女性,45岁。右乳房胀痛已4年余,月经前显著,行经后胀痛缓解,近期症状加重,月经前后均感胀痛且自感触及肿块。如果该病人在右乳房扪及肿块,下列哪项辅助检查对诊断最有价值(). A.乳房钼靶X线摄片。 红外线热图像检查。 活组织切片检查。 B超检查。 乳头溢液涂片检查。
有权增加甲类传染病病种的部门是() 国务院。 卫生部。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患者男,37岁。主诉:腹泻1年,伴腹胀1月余。排粪3~4次/d,糊状,无脓血、黏液及食物残渣。起病后体重下降10kg,食欲、食量无变化,但进食油腻食物症状加重。查体主要阳性发现:消瘦,腹部膨隆,全腹有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75%;尿常规正常;粪常规及隐血均阴性;血生化示转氨酶正常,胆红素正常,总蛋白52g/L,清蛋白28g/L,肌酐和尿素氮正常。患者的腹腔积液最可能是() A.血性。 B.漏出性。 C.渗出性。 D.脓性。 E.乳糜性。
患者女,35岁,间断脐周疼痛2个月,多为隐痛,症状逐渐加重,伴腹泻,排粪3~4次/d,糊状粪便,含未消化食物,时伴黏液,无脓血。体重减轻5kg,无发热。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无明显腹肌紧张,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3cm,未及明确的腹部包块。血常规: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3.0×109/L;粪常规:镜检(-),隐血(+),苏丹Ⅲ染色(+);血沉56mm/h。
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首选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