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之环境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我们可以用(

A.ALK

B.TH

C.DO

D.COD 【答案】D 【解析】化学需氧量(

COD )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

,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指标。)标准来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

2. 水碱度组成是(

A. B.

C.

D.

【答案】A 和)(水的是7.5)。

【解析】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

成水中碱度的物质可以归纳为三类:

0H_离子;弱碱,如强碱,如等,在水中有一部分发生反应生成

和的物质总量。组等,在溶液中全部电离生成离子;)强碱弱酸或盐,如各种碳酸盐、重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硫化物和腐殖酸盐等,它们水解时生成者直接接受质子水的pH 为7.5, 说明水碱度组成是

3. 某一氧化一还原反应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0.80, 其

A.13.55

B.13.35

C.13.05

D.12.80

【答案】A

【解析】电极电位和的关系为

第 2 页,共 32 页为( )。

由题,当标准电极电位为0.80时,为13.55。

4. 气溶胶中粒径( A.

B.

C.

D.

【答案】

D )的颗粒,称为飘尘。

【解析】大气颗粒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

的为最多。

降下来。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以下,尤以以下的颗粒物。器在滤膜上所收集至啲颗粒物的总质量,

用TSP

表示。其粒径多在降尘,是指能用采样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一般直径大于

ISO )建议将其定为飘尘,是指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其粒径主要是小于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可吸入粒子,是指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

5. 两种毒物死亡率分别是

( )。和其联合作用的死亡率这种联合作用属于

A. 协同作用

B. 相加作用

C. 独立作用

D. 拮抗作用

【答案】D

【解析】拮抗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即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收减少或产生低毒代谢物等,使混合物毒性降低。如果用死亡率作为毒性指标,两种毒物单独作用的死亡率分别为

其拮抗作用的死亡率为和则

二、填空题

6. 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_____的直接反映,而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

【答案】氢离子浓度;

第 3 页,共 32

页和_____。

7. 盐基饱和度为

【答案】0的土壤,其潜性酸度为_____。【解析】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壤后,可增加土壤的浓度。

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其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有关。和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不显酸性,当通过离子交换进入土

8. 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及清洁区。

【答案】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

【解析】一般向天然水体中加入有机物后,将引起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可得到氧垂曲线,把河流分成相应的几个区段:①清洁区,表明未被污染,氧及时得到补充;吩解区. 细菌对排入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水体中溶解氧下降,此时细菌个数增加;腐败区,溶解氧消耗殆尽,水体进行缺氧分解,当有机物被分解完后,腐败区即告结束,溶解氧又复上升;恢复区,有机物降解接近完成,溶解氧上升并接近饱和;⑤清洁区,水体环境改善,又恢复至原始状态。

9.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三类。

【答案】直接光解;敏化光解;氧化反应

【解析】光解作用是有机污染物真正的分解过程,因为它不可逆地改变了反应分子,强烈地影响水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归趋。水中污染物光解过程包括:直接光解,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了太阳能而进行分解反应;敏化光解,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被阳光激发,又将激发态的能

氧化反应,天然物质被辐照而产生自由基或纯态氧(单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应;

一氧)等中间体,中间体又与化合物作用而生成转化的产物。

三、名词解释

1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答案】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第 4 页,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