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内科I阶段题库>消化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男,60岁,反复上腹痛5年余,伴腹胀、嗳气、乏力、腹泻,ERCP示胰管扭曲变形,局部狭窄。其治疗首选()

A . 气滞胃痛冲剂
B . 多潘立酮(吗丁啉)
C . 消炎利胆片
D . 胃蛋白酶
E . 胰酶

男孩,8岁,12月份发病,因发热2天、伴头痛及呕吐1天、抽搐1次入院。查体:昏睡状态,面色苍白,躯干皮肤见散在瘀点及瘀斑,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血象:WBC20×10/L,中性粒细胞0.95,脑脊液化验:外观混浊,WBC1200×10/L,多核0.90,糖1.96mmol/L,蛋白(+),氯化物115mmol/L。该病例与其他脑膜炎有较大鉴别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脑膜刺激征。 流行季节和发病年龄。 脑脊液改变。 瘀点瘀斑。 起病特点。 女性,32岁,高热,口腔溃疡,多关节酸痛,盘状红斑,抗核抗体、狼疮细胞均为强阳性,抗DNA抗体10.1%急性期如未能被控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泼尼松剂量。 加大泼尼松剂量。 非甾体类抗炎药。 免疫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原发性肝癌转移的最常见部位是() 肝内。 肺。 左锁骨上淋巴结。 骨。 腹腔内种植。 女性,32岁,高热,口腔溃疡,多关节酸痛,盘状红斑,抗核抗体、狼疮细胞均为强阳性,抗DNA抗体10.1%如急性症状缓解后应采取的措施是() A.免疫抑制剂。 停用泼尼松。 大剂量泼尼松。 非甾体类抗炎药。 泼尼松逐渐减量。 女性,50岁。既往有牛、羊接触史,1年前发现肝大,不痛。B超检查肝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病变。包虫皮内试验阴性,补体结合试验阴性。目前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A.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 包囊及部分肝切除术。 包囊完整切除术。 定期随诊,严密观察。 男,60岁,反复上腹痛5年余,伴腹胀、嗳气、乏力、腹泻,ERCP示胰管扭曲变形,局部狭窄。其治疗首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