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行为的高发阶段是() 儿童期。 青少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更年期。
下列关于攻击性行为危险因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普通人群中男、女发生攻击行为的比例为9:1。 严重、持续和难以应对的应激性事件可能成为攻击行为的促发因素。 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智力水平和教育年限无关。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早年不良的家庭环境与成年后的攻击行为关系密切。
下列关于攻击性行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性行为绝大多数都是有计划和有预谋的。 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均会出现暴力行为,容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危险。 精神障碍患者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和发生严重伤害的比例均高于普通人群。 攻击、暴力行为并不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在精神障碍患者中攻击性行为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精神疾病患者中,属于公认的自杀高危人群的是() 精神分裂症。 疑病症。 躯体形式障碍。 焦虑症。 人格障碍。
自杀相关及危险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不直接导致自杀,仅为自杀的诱因。 自杀行为受神经生物学的作用,单一因素往往足以引起自杀。 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而自杀未遂者比例要更高。 研究表明,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患者的自杀率与一般人群无显著性差异。 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于自杀行为的预防,属于二级预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