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学801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府购买

【答案】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设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可直接计入GDP 。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 。

2. 长期菲利普斯曲

【答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此时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货币主义者)提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胀率不太高,工人没有形成通胀预期的话,那么,通胀与失业确实会有替代关系,但物价变动和就业变动(从而失业率变动)的替代关系只会是短期内存在。

随着时间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于是,用通胀换取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就没有效果,政府如果要降低失业率,就必须采取超过预期的通胀率的政策,使工资增长再次滞后于物价上涨,使厂商因实际工资下降而愿增雇工人,这样,更高的通胀率与失业率产生一定交替关系,这在菲利普斯曲线图形上表现为曲线向右上移动。

这样的过程不断继续下去,即工人不断形成新的通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移动,最终演变成1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它之所以叫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于它表示,在长期内,失业与通胀间不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只存在于短期。

3.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答案】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一般为正值,表示收入随转移支付的增加而增加。

4. 适应性预期

【答案】(1)适应性预期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在t-1时期所做的对; 时期价格水平的适应性预期定义为

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λ为调整系数,其中,为预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幅度。

(2)“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

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3)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5. IS 曲线

【答案】IS 曲线是描述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与收入关系的曲线。IS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1=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 曲线,如图所示。

图 IS 曲线

图中,IS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产品市场实现均衡。IS 曲线右上方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存在超额产品供给,IS 曲线左下方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存在超额产品需求。

由均衡收入代数表达式可得出IS 曲线的斜率为负值,对应的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IS 曲线斜率的大小,即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d ; 边际消费倾向β; 税率t 。

二、简述题

6. 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答案】(1)从交易方程式Py=MV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需求实际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经验研究中,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比较直观的、容易得到的(即等于名义国民收

,所以往往被用于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以及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入除以平均货币存量)

性。

(2)古典学派的传统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同看法

,①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MV)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kY=kPy)

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一些“如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讯的方便与否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而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不会迅速变化。

②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货币数量学说的重新表述》一文,提出了如下货币需求函数:

从弗里德曼所列出的货币需求函数关系不难看出,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不过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变形。与传统货币数量论不同的是,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不是数值不变的常数,而是决定‘已的其他几个数目有限的变量的稳定函数。即传统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有明显的不同:货币流通速度在传统货币数量论中被视为一个常数,而在现代货币数量论中被视为一个稳定的函数。

(3)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周期变动的不同解释

从各国的统计数据中大致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往往是顺周期变动的,这一现象和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是相吻合的。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货币需求和利率是成反向变动的,而利率的变动往往又是顺周期的,也就是说利率在经济繁荣时上升,衰退时下降,受此影响,货币需求在繁荣时期会趋于下降,在衰退时期会趋于上升。而根据交易方程式,货币需求又是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向关系的,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会表现出顺周期变动的特征。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也能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波动提供合理的解释。他认为:由于货币的需求是由恒久性收入决定的,而在繁荣时期,恒久性收入的增长相对慢于现期收入的增长,因而货币需求的增长相对慢于国民收入的增长,货币流通速度也就上升或加快上升; 在衰退时期,恒久性收入的下降慢于现期收入的下降,因而货币需求的下降也相对快于国民收入的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就下降或增长放慢。这样,货币流通速度就表现出顺周期的特征。

由以上分析可知,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顺周期变动的。但是从长期资科来看,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观点受到一定的挑战。实际情况表明,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量是缺乏依据的,将它视为一个常数更加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或剧烈波动的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会有较大的波动。由此看来,像费雪那样将货币流通速度看成是一个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并据以估计货币需求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必须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人们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用人们的货币需求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而不是用货币流通速度来解释货币需求。

7. 如何得出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

【答案】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干这项资本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资本边际效率表明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应该按何种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代表的是该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

假定资本物品的使用年限是n 年,并且在使用终了时还有残值J ,则资本边际效率的公式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