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题库>临床检验基础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 . 纤维蛋白溶解
B . 纤维蛋白的激活
C .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 . 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 . 因子Ⅷ的激活

关于骨盆出口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出口前后径是指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2.75cm。 出口横径是指两坐骨结节外侧缘的距离,平均值为9cm。 出口前矢状径是指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为8.5cm。 出口横径和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中等大小的妊娠足月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分娩。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男婴,独坐稳,换手,认生,头围43cm哪项发育不可能出现() A.能发出"妈妈"等语音。 能指出身体的几个部分。 会扶着栏杆站起来。 会拍手。 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女,39岁。主诉突发剧烈头痛半个月,伴意识障碍,右侧肢体活动减少1周。入院半个月前患者与家人聊天时突感剧烈头痛,呈持续胀痛,不能忍受,急到私人诊所,测血压为200/100mmHg。半小时后出现意识丧失,肢体强直抽搐,口吐白沫,持续约10分钟自行缓解。急送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颅内出血,腰穿检查示血性脑脊液(具体不详),给予药物治疗,头痛缓解。1周后患者出现昏睡,表情淡漠,不能言语,同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减少。入院查体:呈昏睡状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右侧巴氏征(+)。提示:发病当天头颅CT提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初步诊断考虑有哪些可能() A.高血压脑出血。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脉瘤。 海绵状血管瘤。 垂体瘤卒中。 男婴,独坐稳,换手,认生,头围43cm哪项反射已不存在() A.腹壁反射。 吸吮反射。 跟腱反射。 提睾反射。 巴宾斯基征阳性。 HIV感染后,经过()年无症状期,也有超过()年以上者,最终发展成AIDS者约占10%,AIDS相关症候群(ARC)约占30%,而无症状的HIV携带者约占(),从ARC发展成AIDS者约占15%,所以大量患者为无症状携带者,给AIDS的预防带来极大困难。 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