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714中外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714中外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714中外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1 2017年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714中外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23 2017年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714中外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34 2017年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714中外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46

一、名词解释

1. 神话

【答案】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神话主要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等。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是片断,有故事情节的不多。

2. 新乐府

【答案】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自己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新乐府的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白居易继建安诗人及杜甫美刺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以诗歌来补察时政,诗歌“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并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论,他们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代表作家及作品有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等。

3. 高唐神女

【答案】高唐神女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女性形象。高唐神女的故事由《山海经·中次七经》所记炎帝死为草事演变而来。宋玉以丰美奇诡的神话为源头,在《高唐赋》和《神女赋》中塑造了一位光耀千古的女神,其为寓言托兴甚明。作品既从写男女之情出发,又不越过礼教的界限,宋玉真正领会了《诗经》作者“有益风化”的精髓。两千多年来,它以浓郁浪漫的色彩、似真似幻的情节、美丽多情的形象,成为我国古代诗赋中长盛不衰的文学母题。

4. 辛派词人

【答案】辛派词人是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

刘过、刘克庄等。辛弃疾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的传统,把爱国激情与豪壮的英雄本色注入词中,以其丰富深刻的内容与豪放劲健的风格感染了同一代词人。他们的词作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叹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5. 汉书·艺文志

【答案】《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东汉班固编纂,以刘歆的《七略》为蓝本,将古代文献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对先秦学术文艺演变,做了概要的叙述。其美学观点,强调文学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认为民歌是由于哀怨或欢乐荡激心灵的产品,君土可以由此而了解民风习俗的轻薄或淳厚。

6. 活法

【答案】“活法”说,是后期江西诗派最重要的诗论家吕本中提出来的作诗主张。所谓“活法”,是主张摆脱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没有特定的风格论内容。江西诗派以奇峭僻涩为特点。而吕本中则有意用李、苏的疏畅自然补救其弊; 江西诗派以杜甫为宗,奉守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等诗训,虽有规则可循,但亦极易受到束缚。吕本中的“活法”即“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提倡“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有意识“以苏济黄”,消除江西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流转圆美”的新途径,吕本中后期的诗歌创作也体现出一种轻快圆美的新风格。但由于当时盛行的诗歌法则是源于黄庭坚的江西诗法,所以这意味着江西诗派内部的新变。

二、简答题

7. 汤显祖《牡丹亭》主要人物有哪些? 第十韵《惊梦》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答案】(1)主要人物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紫钗记》《南柯记》柑日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主要人物有杜丽娘、柳梦梅、陈最良、春香、杜宝等。

(2)《惊梦》

《惊梦》是《牡丹亭》中最富有神韵与表现力的一折,主要描写主人公杜丽娘的美貌与娇羞,描写她对美与爱的发现与拥抱。这是对自然、青春和爱情的礼赞,自始至终充满庄严华妙的仪式感。为了这次赏春游园,杜丽娘事先经过了精心准备,临行前又细细梳妆,悉心打扮,极尽千娇百媚之态、娇羞万种之容。带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春闷万种,杜丽娘一入花园便如痴如醉,顿生大梦初醒之感。这不仅仅是对春光之美无人识得的叹息,更重要的是对自身之美无人怜惜的感喟。现实中解决不了的困惑、幽怨和涌动着的春情,只能在梦中靠五彩的如意世界来体贴关怀。

《惊梦》作为古典戏曲中最令人感佩、发人深思的儿女风情戏之一,整体浸润着浪漫主义的感伤之美、追求之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

8. 简述辛派词人的艺术特色。

【答案】辛派词人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代表词人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辛派词人的艺术特色主要有:

(1)雄豪悲壮的意境

作为辛派词人先驱的张孝祥,以诗人之句法抒发壮志豪情。其著名的《六州歌头》是南渡以来词坛上包容量最大的一首壮词。其指陈时事的纵横捭阖和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是辛派词人的先导。辛派词人的词作大多宏大开阔、雄豪悲壮。其词多战争意象,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尽显豪情意兴。

(2)多种创作手法的运用

辛派词人好用比兴,好用典,“掉书袋”,好以文为词; 多议论,以散文句法、章法入词,甚至用对话入词。辛派词人陈亮,以文为词,擅长议论。常常用词来表达他的政治军事主张,其词所论时事往往可以跟他的政论文相互印证。辛派词人继承和发扬了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创作主张,打破文体之间的界限,丰富了词的创作手法。

(3)刚柔兼济的风格

陆游是辛派词人的中坚。陆游才气超然,擅长将理想化成梦境而与现实的悲凉构成强烈的对比。他的词兼容各家之长,形成刚柔兼济,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辛派词人或雄豪悲壮,或婉约含蓄,或清新明丽,或庄或谐,词风丰富多变。

(4)散文化的语言

辛派词人在创作时受到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影响,填词时用词较少顾忌,多典故、俗语、成语,比如《论语》《孟子》中的句子、药名等皆入词。

综上所述,辛派词人受辛弃疾的影响,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上多有继承和发展。他们的词作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叹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促进了词的发展,影响深远。

9. 简述南北朝民歌的异同。

【答案】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在《杂曲歌辞》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70首左右。《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1)南北朝民歌的相同点

①自然质朴,通俗易懂

南北朝民歌有自然性、生活性的共性,都具有自然质朴,通俗易懂,多采用口语入诗,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