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641建筑历史与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都柱

【答案】都柱是指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的作法。

2. 和玺彩画

【答案】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作中最高级的一种,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在箍头处用有坐龙的盒子,藻头用齿形衍眼及降龙,枋心用行龙。主要线条及龙、宝珠等用沥粉贴金,主要以蓝、绿底色相间形成对比并衬托金色图案。

3. 建康

【答案】建康是东晋、三国时的吴、南朝宋、齐、梁、陈京师六朝的名称,又称建邺,故址位于今南京,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它也是六朝时期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4. 侧脚

【答案】侧脚是指为了增加建筑形式和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的外檐柱在前后檐方向上向内倾斜千分之十柱高,在两山方向上向内倾斜千分之八柱高,角柱向两个方向倾斜。侧脚源于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目的在于借助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増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明代以后,侧脚逐渐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5. 抱鼓石

【答案】抱鼓石,又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因一个犹如抱鼓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而得名。抱鼓石属于门枕石,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一般在四合院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由两块形似圆鼓的石制构件组成。抱鼓石是中国宅门中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识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品。抱鼓石是物化的礼制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内在世界通过装饰符号语言展示于外在世界的典型事例。

6.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

【答案】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建于辽清宁二年,它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67.31米(外观5层,暗层四层)。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

安然无恙. 是世界现存木塔中最高的,也是我国仅存两个木塔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木塔。

7. 梭柱

【答案】梭柱是指上下两端均有收缩、略如梭形的柱子。《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分三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六朝至宋期间,它主要在官式建筑上出现,明代江南民间某些建筑仍采用梭柱。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筑雕刻是我国现知最早的梭柱现象。

8. 里坊制

【答案】里坊制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城市和乡村规划的基本单位与居住管理制度的复合体,它在春秋至汉代得到确立。里坊是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居住单元,其平面接近方形,外包土墙,内有街巷,设有坊门。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二、填空题

9. 上海沙逊大厦_____是由_____设计的,属于_____风格。

【答案】和平饭店;英商共和洋行;折中主义

10.世界上最早的建筑规范是我国_____代的_____。

【答案】宋;《营造法式》

11.《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_____,《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_____

【答案】刘致平;刘敦桢

12.斗拱的早期作用主要是_____。

【答案】承托屋檐

1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_____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_____

【答案】何境堂;彭一刚。

14.一般认为建于公元523年的_____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十二边形塔,同在嵩山的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八边形塔。

【答案】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15.西安大雁塔形式属于_____。西安小雁塔属于_____。

【答案】楼阁式塔;密檐塔

16.上海汇丰银行新楼_____上海沙逊大厦_____。

【答案】公和洋行;公和洋行

17.采用图纸和模型,按比例进行设计,至迟在_____代就已开始。

【答案】周

18.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答案】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

三、绘图题

19.宋式须弥座立面图

【答案】

20.元大都总平面图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