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新闻编辑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比较作者修改与编辑自己修改有何不同?
【答案】作者修改与编辑自己修改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作者修改可以使编辑和作者达到交流、互动。
因为编辑的意见一方面可以启发作者思路,作者根据掌握的材料可能会有新的补充,从而增加稿件的内涵。另一方面,编辑的意见未必都是恰当的,作者了解实际情况多,可能会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编辑的意见不妥或小全面,通过双方交流也能给编辑以启发。通常是对一些时间不很紧迫,又需要较大修改,而且还需要补充采访,取得新材料的稿件,往往采用这种修改方式。
(2)编辑自己修改比较快捷,不耽误报纸及时出版。
对那些改动不是很大很难,只作个别改动就可以的,或者发稿时间紧迫的稿件,编辑一般是自己动手修改。报纸上的大部分稿件,尤其是消息类报道,都是编辑修改后刊登的。
2. 报道策划的类型。
【答案】新闻报道策划,在不同类型的媒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新闻报道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分类:
(1)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进行分类
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和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①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可以提前进行。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存在的难点有:
a. 容易形成固定的选题和报道模式,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比较难。
b. 要在报道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也比较难。
c. 新闻受众对这类报道接触较多,以往报道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容易造成受众的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对他们接受新闻信息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②非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
非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火灾、妞机失事、战争爆发等。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一般无法提前进行,通常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活动,一般以灾难性事件、负面新闻信息居多。
a. 负面新闻信息,主要是有关消极的新闻事实的信息,指“处在原始状态的消极变动的事实”。
b. 与负面新闻信息不同,“负面新闻”一般是指经过人加工而成的消极的“新闻报道”。一种情况是新闻报道的内容为负面的新闻信息,产生的影响也是消极的、负面的; 另一种情况是新闻报道的内容是非负面的事实,但由于表现不当,产生了事与愿违的消极影响。
非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是主要针对突发性的负面新闻事实的信息传播进行策划,这类报道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冲突性,容易引发受众普遍的共同兴趣,有助于报道策划获得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
(2)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进行分类
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周期性报道策划和非周期性报道策划。
①周期性报道策划
周期性报道策划是指报社新闻采编部门对日常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规性策划,策划的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如按季度、月、周等进行的报道策划。
其优点是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策划运作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这对于新闻媒介做好日常状态下的新闻报道,从而保证新闻媒介产品的质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②非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
非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根据报道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做好非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是所有新闻媒介的应变之策。非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是媒介赢得突发性重大新闻报道竞争的必要策略。
(3)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进行分类
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独立型报道策划和非独立型报道策划。
①独立型报道策划
独立型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独立存在,与其他策划活动无关。报道策划者单纯策划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活动,报道者并不介入报道客体中。
②非独立型新闻报道策划
非独立型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有关联,并相互间发生作用。在非独立性新闻报道中应注意:a. 应遵循公关原则搞好公益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b. 应根据新闻规律对报道内容加以把关。
在进行非独立型新闻报道策划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社会价值评判。
3. 如何对新闻稿件中的立场观点进行修正?
【答案】对新闻稿件中出现的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进行修正,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新闻稿件中涉及的敏感的政治和政策问题的文字表述要特别注意审查,严格把关。 新闻稿件因文字表述不当导致出现政治差错的情况比较常见。一般而言,通过编辑选稿这一关,被选择刊登的稿件大多不会在政治导向和原则问题上有大的差错,但是,稿件中一些具体的
概念、论点或提法仍可能有失准确、妥帖。最显而易见的是用字、用词的不当,导致出现政治问题。
(2)对新闻稿件中的新闻事实与观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修正因事实与观点不一致导致的差错。
有些稿件,单纯从新闻事实方面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事实与新闻观点相联系的角度看就会发现新闻中的观点难以成立,这是因为新闻事实不能支撑新闻报道的立场和观点,它们之间缺乏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3)对新闻稿件的选材和角度进行分析,修正因选材与角度不当导致的新闻立场观点方面的偏差。
新闻报道是新闻记者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认识的反应,新闻稿件对事实的表现总是受到记者本人的认识水平、采访的客观条件和稿件篇幅的限制,因此,新闻稿件表现出的立场与观点,也与这些限制有关。对新闻报道的角度与取材还会影响到一条新闻的兴趣和品位,编辑在改稿时就要分析记者或者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强调的是哪些要素,是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事实,这种角度和素材的选择表现出来的趣味是不是正确的健康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要特别注意防止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放弃新闻专业原则的庸俗报道。
(4)对于新闻稿件中涉及案件和法律方面的内容,要特别慎重地把握分寸,注意防止“媒体审判”。
由于新闻媒介面向大众,‘已对案件的报道与评议能产生很大社会影响,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这就会对一些尚未查清或有所争议的案件的判决形成干扰。所以新闻报道要注意避免“报纸审判”的情况出现。
即使是可以公开报道的案件,在报道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度”。
①对残暴的、淫秽的行为不宜作过细的描写; ②对于案件中的受害者以及某些失足者的姓名应该加以隐匿。
(5)对于新闻稿件中可能造成的“泄密”内容要从严把关。
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各国情报机关获得情报的重要来源,新闻编辑也需要注意新闻稿件中可能出现的泄密问题,以防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新闻稿泄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信息量过大、报道过细引起的泄密;
②报道时问把握不当引起的泄密;
③不注意内外有别造成的泄密。
4. 怎样判断稿件所写内容是否有新意?
【答案】判断稿件所写内容有无新意可以从以下三要点入手:
(1)从稿件所写的事实本身去判断
凡是新近发生的、出现概率较小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变动,对读者来说含有较多的未知因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