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痛风患者,55岁,多个关节疼痛,第一跖趾关节疼痛畸形,右耳廓上见触痛性黄白色的小结。该小结产生的原因是() 软骨增生。 尿酸盐沉着。 耳廓软骨炎。 碳酸盐沉着。 风湿性肉芽肿。
患者男,36岁,2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前区疼痛,伴劳累后胸闷、心悸、气短1年,不规则发热1个月,使用头孢唑林钠(剂量不详)后体温恢复正常。查体:体温:38.5℃,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及连续性震颤,闻及4/6级粗糙连续性杂音,P2减弱,毛细血管搏动征、股动脉枪击音阳性。要确诊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ASO。 B.胸部X线检查。 C.ESR。 D.超声心动图。 E.心电图。
患者男,22岁,因“骨痛、身高变矮4年”来诊。4年前始有骨痛,身高变矮,曾在外院诊为“骨质疏松”,予补钙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提重物时发生左侧肱骨骨折,已治愈。近3年来,患者经常在两餐之间出现上腹痛,伴有反酸、嗳气及胃灼热。近半年来,间断头痛,视力下降。查体:BP100/70mmHg;身高165cm(2年前身高170cm);意识清楚;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脊柱胸椎后凸,四肢未见畸形。目前诊断为(提示:血PTH升高;十二指肠肿物活检:胃泌素瘤;MRI:垂体瘤。)()。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MEN1。 MEN2A。 MEN2B。 神经纤维瘤病1型。 McCune-Albright综合征。
脾切除对下列哪种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最好()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PNH。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G-6-PD缺乏症。
患者男,22岁,因“骨痛、身高变矮4年”来诊。4年前始有骨痛,身高变矮,曾在外院诊为“骨质疏松”,予补钙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提重物时发生左侧肱骨骨折,已治愈。近3年来,患者经常在两餐之间出现上腹痛,伴有反酸、嗳气及胃灼热。近半年来,间断头痛,视力下降。查体:BP100/70mmHg;身高165cm(2年前身高170cm);意识清楚;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脊柱胸椎后凸,四肢未见畸形。患者的治疗包括(提示:血PRL286μg/L;MRI:垂体腺瘤(2.0cm×1.5cm)。)()。 A.甲状旁腺全切除与自体甲状旁腺移植。 H-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 溴隐亭。 维生素D。 噻嗪类利尿剂。
男性,35岁,反复双下肢水肿7年。近日来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头痛及呼吸困难。查体:血压190/110mmHg,心前区可听到广泛的心包摩擦音。尿常规尿比重1.010,Hb70g/L,BUN35mmol/L,Cr1050μmol/L。1年前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现停止血液透析1个月病情突然加重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