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849经济学原理之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的收入。( )
A. 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答案】B
【解析】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外国公民从本国得到的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本国公民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小于外国公民从本国得到的要素收入。
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厂商会决定增加投资? ( )
A. 当合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
B. 当合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小于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
C. 当合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等于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当合意的资本一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厂商会决定增加投资,提高实际资本一产出比率。
3. 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
A. 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
B. 消费需求变化得如此反复无常以致它影响投资
C. 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 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答案】A
【解析】凯恩斯认为,厂商的预期受其情绪影响而易变动,预期无实在的根据,厂商的预期具有不确定性,故投资者作出决策所依据的基础是不可靠的,这样,投资也极易变动。
4. 在经济过热时期,中央银行采取的公开市场业务措施应该是( )。
A. 减少政府购买
B. 买入政府债券,使得货币回笼
C. 降低税收
D. 出售政府债券,使得货币回笼
【答案】D
【解析】在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总需求。相应的公开市场业务措施应该是出售政府债券,回笼市场上的货币。减少政府购买和降低税收属于财政政策的内容。
5. 下列财政政策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有最大增长的是( )。
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物品和劳务
B.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
C. 税收减少50亿元
D.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
【答案】A
【解析】增加政府购买会增加国民收入,但是增加税收起着相反的作用,所以会抵消前者的效果。根据这点国民收入在A 情况下时比B 、D 大。又因为政府支出乘数比税收乘数要大,所以A 的效果比C 的大。
二、论述题
6. 2010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根据这项政策,年收入4万美元以下的人将减税800美元,年收入10万美元的人将减税2000美元。请说明,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减税政策?
【答案】(1)美国经济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人们消费意愿下降,为此奥巴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支出7000亿美元,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07-2009年的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负向影响依然存在,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接
,GDP 增长率仍然很低(2010年第三季度仅有1.7%),宏观经济仍然有二次探底的危险,近10%)
为此2010年12月6日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
(2)根据经济学原理,减税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减税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者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生产需求,通过乘数效应扩大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减税的乘数为入
增加收入。
另外,之前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已经使得名义利率水平接近0,实际利率水平已经为负值。
,而且此时如果进一步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仅不能降低名义利率以刺激投资〔流动性陷阱)
还会加剧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因此,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以减税为代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刺激消费,其稳定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效果更为明显。
,因此减税可以较大幅度地扩大生产,增加就业,
三、计算题
7. 假设消费函数为
【答案】可支配收入为:,y d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税税率为t ,税收绝对量为T=ty,,由三部门国民收入恒等式有:
投资为i ,政府购买为g ,试求均衡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整理得:
8. 假设投资需求函数为
出、R 为利率。
假设没有折旧。 此即为均衡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其中K*为意愿资本存量,K*=0.01(Y/R),Y 为产
(1)当第一年产出为2000元,利率为0.05时,求意愿资本存量;
(2)当在第0年时的资本存量为200元时,求第一年的投资水平;
(3)假设产出和利率为常数,则第二、第三年以及以后各年的投资为多少?
【答案】(1)直接利用公式,有:
(元)
(2)根据投资需求函数可知,由实际资本向意愿资本水平的调整是逐步进行的。直接利用公式,有:
(元)
(3)当产出和利率为常数时,意愿资本存量不变(即为400元)。根据(2)部分计算可得,
,则第二年的投资为:
第一年的资本存量为200+40=240(元)
(元)
,则第三年的投资为:
因此,第二年的资本存量为240+32=272(元)
(元)
可以计算得出,在以后各年中,投资量每年将递减,直至为零。此时,实际资本达到意愿资本水平。
9. 设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其中,Y 、N 和K 分别为总产量、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A 为全要素生产率。试推导经济增长的核算方程,并据此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
【答案】(1)推导经济增长的核算方程
根据生产函数Y=AF(N , K},若劳动变动△N 资本变动△K ,技术变动△A ,由微分学的知识以及微观经济学中边际产量的概念可知,产出的变动为:
式中,MP N 和MP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
方程①可以整理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