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830文学综合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缀网劳蛛》
【答案】《缀网劳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许地山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 二是指其同名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缀网劳蛛》反映了妇女所受的惨重压迫,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佛教思想; 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由商务印书馆在1925年出版,收入《命命鸟》《缀网劳蛛》等十二篇小说。其中《换巢莺凤》记述一个贵族小姐为追求自由恋爱而上当送命的悲剧; 《商人妇》描写一个商人妻子被丈夫卖给印度人而备受凌辱的苦难遭遇; 《枯杨生花》写一个孤苦无依的老渔妇在他乡遇见昔日恋人的故事。作品多写妇女婚姻悲剧,故事情节曲折,充满异域情调和传奇色彩,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
2. 新月派诗人
【答案】新月派诗人是对新月诗派众成员的总称,即指属于新月派的诗人,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代表作品主要有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志摩的诗》、朱湘的《夏天》《草莽集》《石门集》等。
3. 《边城》
【答案】《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1934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作品主要讲述了二三十年代川湘边界的小山城茶恫有一个老船夫和其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后翠翠和掌管水码头的团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发生爱情纠葛。弟兄俩都喜欢翠翠,相约夜晚上山为翠翠唱歌,而翠翠只爱弟弟傩送。哥哥天保也自知唱不过弟弟,于是乘船离家,结果途中船翻人亡; 后滩送也因反对父亲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不久,外祖父死去,翠翠只能成天孤零零地守在渡口,盼望傩送归来。作品通过一个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以及茶恫的秀丽风光的描写,展现了湘西古老的生活习惯和纯朴的民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向往,以及他的艺术情趣追求。
4. 乡土文学
【答案】乡土文学是指描写故乡农村的人与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怀乡情调的文学作品。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其刚健、清新、朴野之气使创作界的面目焕然一新。他们主要运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书写出底层民众的苦难与愚昧麻木,表现了作家们的人道主义立场; 又由于挟带着各种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代表作有彭家煌的《怂恿》、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
的《疯妇》、台静农的《地之子》等。
5. 太阳社
【答案】太阳社是由蒋光慈、钱杏郁等于1927年冬在上海发起成立的现代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林伯修、洪灵菲、殷夫、任钧等,这些主要成员大都是共产党员,相似的斗争经历和共同的思想基础使他们在文学主张和创作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太阳社积极倡导革命文学,宣传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创作中努力反映工农群众的生活与斗争,对左翼文学运动有很大影响。先后出版《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海风周报》《新流月报》《拓荒者》等刊物,编有《太阳社丛书》。1929年底自动解散。
6. 新月派
【答案】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林徽因、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7. 《北京人》
【答案】《北京人》是曹禺于1941年发表的一部成功剧作,表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历史的一个侧面,塑造了一群封建阶级末代子孙的艺术典型。用“北京人”为剧本命名,囊括史前社会、现实社会、理想社会了种“北京人”形象,象征剧本主题的丰富含义,以原始人的勇敢有力,反衬出囚禁在封建精神统治下的北京人的空虚、怯懦、腐朽、堕落。艺术上交替运用象征、对照等艺术手法来揭示矛盾冲突,烘托戏剧氛围,寓意深刻。整部剧作风格深沉、含蓄、恬淡、隽永,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语言抒情且富哲理意味。
8. 20世纪6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
【答案】20世纪6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是一场以文学为突破口,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大论战。论争双方分别是以官方势力联合现代派作家的一方和以在野的自由乡土派为主力的一方。两股政治势力、两种意识形态、两个阵营的作家队伍的争论围绕如何评价乡土文学,如何评价台湾文学的现状,如何看待台湾社会现实,如何对待传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这场论争理清了官方文学与民间文学(主要是乡土文学)两种异质文学的发展路线,为乡土文学在文坛争得了合法的席位,并形成了一支以本土作家为核心的乡土文学创作队伍,建立了台湾文学的民族风格。回归乡土,反映现实,成为作家的共识。
9. 语丝派
【答案】语丝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
等为代表的语丝派作家,以散文创作为特色,在中国思想文化革命、新文学创造上作出了重要建树。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其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别,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10.《骆驼祥子》
【答案】《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小说,载于《宇宙风》1936-1937年25-48期。小说以旧北京为背景,描写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破产的青年农民祥子到北京拉了三年洋车,刚买上一辆新车就被匪兵掳走。样子拼命拉车挣钱,准备第二次买车,钱又被孙侦探抢去。车厂老板刘四爷之女虎妞迫使祥子同她结婚,替他买了辆新车; 但不久她因难产死去,祥子只得将车卖掉料理丧事。几次积钱买车不成,祥子绝望了,终于自甘堕落。作品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小说结构严谨,笔调流畅,地方色彩鲜明:样子、虎妞、刘四爷等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二、简答题
11.简述茅盾早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答案】在茅盾早期创作的小说中,“时代女性”形象群以自身的独特性存在于文坛研究领域中,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大多数论者对“时代女性”的性格特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这里以《蚀》和《虹》中的惠女士、孙舞阳、章秋柳、梅行素等“时代新女性”的典型类型为例加以分析。
(1)惠女士:从社会上败下阵来,退回到家庭中延续对男性的依赖
《幻灭》中的惠女士是个早己幻灭了的人物,在其中还可以说是配角。她与静女士相比,静所经历的理想的幻灭和人生的幻灭,对她来说早已是往事了; 静所看不惯和不适应的社会动乱及社会的种种弊端,她倒是可以在其中周旋得如鱼得水了。她总是不放弃追求一种热烈而动荡的生活。惠女士带着鲜明的现代女性色彩。如果说静女士还保留着明显的温婉贞静等传统德性,在新与旧之间徘徊犹豫,那么惠女士则是旧礼教、旧道德的无所顾忌的叛逆者; 如果说静女十显得天真幼稚,惠女十则显得泼辣、精明能干、通晓世情; 美丽安静的环境,养成了静女士善于独处思考而又充满无限幻想的习性,导引着她对人生意义的严肃追求,而惠女士则更深地感觉到时代的痛苦,社会的不安,她很少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她是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向黑暗现实挑战,而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2)章秋柳:被迫继续流浪,甚至走向沉沦或毁灭
《追求》里的“恋爱专家”章秋柳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次组织一个社的宣言。那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是何等的激动人心,她要将这些生活在大变动时代的人组织起来,让自己和他们一起释放热烈似火的激情。她的这番话只是想向世人证明自己存在不是颓废的象征,决不是苟且地活着,她想做一些事——一些未必是无聊的事。然而她的热望,最终成为了泡影。于是她感到“极度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