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历史性队列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依据是() 依据追踪观察的时间。 依据所获结果检验水平。 依据暴露程度。 依据研究对象进入队列时间。 依据论证强度。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20+d,呕吐、双下肢麻木2d”来诊。发热(体温不详)伴有寒战,头痛呈刺跳痛,前额明显,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40.2℃,P110次/min,R、BP正常;慢性病容,消瘦;轻度颈强直;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轻压痛;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存在,浅感觉存在。应采取的进一步治疗是() A.保肝降酶药。 B.退黄药。 C.抗纤维化药。 D.免疫调节治疗。 E.调整抗结核药。 F.停用抗结核药。 G.助消化治疗。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最大的优点是() 设立对照。 属于观察法。 可研究一种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系。 随机分组。 偏倚小。
处方组成:银花12g连翘12g桔梗9g竹叶6g薄荷6g荆芥穗6g淡豆鼓6g牛蒡子9g生甘草5g芦根6g该处方是以下哪个方()。 A.大青龙汤。 银翘散。 牛蒡解肌汤。 败毒散。 再造散。
临床试验常用的盲法是() 单盲。 双盲。 三盲。 单盲和双盲。 单盲和三盲。
男,43岁,某私营企业老总。乏力伴食欲下降3周,尿黄、身目黄染1周。无发热、腹痛,无酱油样尿。无输血及血制品史,无嗜酒史。1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体查:神清,精神差,肝掌征(+),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腹部移动性浊音(+),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230U/L,TB360μmo/L,ALB32g/L,PTA28%。患者明显烦躁不安,下列哪种药物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