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内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男性,68岁,因尿潴留给予导尿1次,随后出现畏寒、发热3d,伴头痛,全身酸痛及尿频尿痛来诊。化验:WBC23.1×109/L,中性粒细胞0.86(86%),尿液检查WBC1~3/HP,蛋白(+),给予呋喃坦啶、庆大霉素5d,症状未见好转,以下哪项处理最合适

A . A.改用抗生素
B . B.尿培养加菌落计数
C . C.血培养加药敏试验
D . D.痰培养
E . E.骨髓培养加药敏试验

相对于发行股票而言,发行公司债券筹资的优点为()。 A、筹资风险小。 B、限制条款少。 C、筹资额度大。 D、资金成本低。 女性,48岁。不规则发热6周,最高38.2℃,清晨体温正常,诊断为长期低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结核或局灶性细菌感染。 B.风湿病。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围绝经期。 E.病毒性感染。 以每股收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优点是()。 A、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B、考虑投资的风险。 C、利于企业克服短期行为。 D、反映了投资资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 股利发放的形式我国常用的()、()。 男性,31岁。因误服强碱致食管烧灼伤住院,入院后给予颈静脉插管高营养治疗,10d后病人发热40℃,疑为留置静脉导管引起的败血症,估计其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类白喉杆菌。 D.念珠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男性,68岁,因尿潴留给予导尿1次,随后出现畏寒、发热3d,伴头痛,全身酸痛及尿频尿痛来诊。化验:WBC23.1×109/L,中性粒细胞0.86(86%),尿液检查WBC1~3/HP,蛋白(+),给予呋喃坦啶、庆大霉素5d,症状未见好转,以下哪项处理最合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病人于导尿后出现畏寒、发热,全身酸痛等毒性症状及膀胱刺激症状,首先考虑为肾盂肾炎可能。但经呋喃妥因(呋喃坦啶)及庆大霉素治疗5d,症状未改善,因此很可能是导尿损伤尿道或膀胱粘膜,细菌入血引起败血症。鉴于已用过抗生索治疗,血培养阳性率降低,骨髓具有丰富单核一巨噬细胞,摄菌力强,因此在已用过抗生素病人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为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