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5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记者如何在开座谈会时做好倾听?

【答案】开座谈会可以用较少时间迅速集中线索和材料。大型、综合报道的采访若用此形式,节省时间的效果尤为显著。它能起到互相启发的重要作用。一人对材料一时回忆不出,知情者们稍加提示或启发,就可使记忆重回,茅塞顿开。几个人一起座谈时,一个人说得不正确不全面,旁人也可以对之补充、纠正。调查座谈会这一形式既可以缩短采访活动中验证素材的周期,又可以使当场得到的素材真实可靠,客观全面。

召开座谈会既然是个收益明显的采访活动形式,那么,作为调查座谈会卞持人的记者,就必须掌握开好召开座谈会的技能,否则就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记者在开座谈会时做好倾听应做到:

①事先应发出“安民告示”,即记者应在采访前把座谈的内容、目的及要求告诉采访对象,以使其作好充分准备。

②要精心选择座谈人员。

③要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每次座谈会的人数十个人以内为宜,这个人数可以使座谈的议题谈得深,谈得透,记者也容易主持、调控。

④不要轻易下结论。开座谈会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甚至发生激烈争论,是常有的事,也是正常的事。

⑤要做捕捉线索的有心人。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入采访,全面深刻地把握新闻事件的真相和本质。

2. 怎样理解新闻政策及其主要含义?

【答案】新闻政策是指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新闻政策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新闻政策中外都有,只不过形式、内容有所不同。新闻政策的某些重要内容,若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就成了新闻法。

我国自1949年以来,至今还没有制定新闻法,也缺乏完整的新闻政策条文,但是,有关的新闻政策规定、原则等还是有的。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至80年代的《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第十五条中的有关规定,19%年9月26日江泽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