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625分析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将苯酚溶液调至强碱性后发现,其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但峰值下降 D. 均无改变 【答案】B

【解析】紫外吸收光谱是由电子跃迁产生的,应从电子结构的角度去考虑。因苯酚为弱酸性物质,当溶液调至强碱性时,苯酚以负离子形式存在,氧原子上增加了一对能与苯环共轭的孤对电子,所以使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

2. 以下属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交换基团的是( )。

【答案】B

3. 为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明显,用法扬司法测定卤化物时应避免的是( )。

A. 不使卤化银呈胶状 B. 被测离子浓度大些 C. 随指示剂D. 避光 【答案】A

4. 直接电位法中,加入TISAB 的目的是( )。

A. 提高溶液酸度 B. 保持电极电位恒定

C. 固定溶液中离子强度和消除共存离子干扰 D. 与被测离子形成配位物 【答案】C

5. (多选)引入恒量误差的因素是( )。

A.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第 2 页,共 46 页

较其在酸性介质中( )。

的不同而改变pH 值

B. 容量瓶或移液管不准确

C. 重量分析时样品中的非被测成分被共沉淀 D. 滴定分析时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答案】BD

【解析】恒量误差与被测物的量无关。

6. (多选)下列基团或分子中,能发生

A. B. C. D. 【答案】BC 迁。此类跃迀需要的能量低,发生

跃迁的基团是

跃迁的基团是( )。

【解析】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 )跃迁到反键轨道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但吸收较弱

称为跃能

7. 在PH=5.5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EDTA 滴定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至化学计量点时,以下关系正确

_无副反应,【解析】化学计量点时,但因为

8. 极谱分析中,在加入支持电解质的目的是( )。

A. 消除迁移电流的影响 B. 消除残余电流的影响 C. 消除扩散电流的影响 D.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能 【答案】A 9.

的原子核没有核磁共振现象是因为( )。 A. 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偶数 B. 相对原子质量为偶数 C. 原子序数是偶数

D. 相对原子质量正好是原子序数的2倍 【答案】A

第 3 页,共 46 页

10.已知某化合物不含氮,它的红外光谱中

A. B. C. D. 【答案】B

【解析】炔烃的特征峰:

有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为对称结构,无

峰。

二、填空题

11.红外光谱习惯上将_____

【答案】

=_____,出现在

区间称为特征区。

12.配制总浓度为0.20mol/L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最大缓冲指数pH=_____时。(六亚甲基四胺的

【答案】0.115; 5.15 13.

羟基

胡萝卜素(A )有8个共轭双键,去氢番茄色素(B )有15个共轭双键。这两个

化合物一个呈橙色,一个呈紫色。紫色的应该是_____。

【答案】去氢番茄色素(B )

【解析】样品的颜色是与样品吸收光的颜色互补。而样品吸收光的颜色(即吸收光的波长)与其分子结构有关,共轭体系的双键越多,吸收光的波长越长,显示的颜色波长越短。去氢番茄色素(B )有15个共轭双键,比

轻基

胡萝卜素(A )多,显示的颜色波长较短,紫色较橙

色波长短,所以紫色的应是(B )。

14.紫外分光光度计与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1)_____;(2)_____。

【答案】(1)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与检测器在一条直线上,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与检测器呈90°角;(2)紫外分光光度计有一个单色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样品池前后各有一个单色器

15.含有的混合溶液用EDTA 溶液直接滴定为了消除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

【答案】控制酸度(降低

和EDTA 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

16.极谱分析中,极化电极为_____,它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测定时要加入来消除迁移电流,它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

【答案】滴汞电极;汞滴以每于被测物质浓度100倍以上

【解析】此题前半部分是极谱波形成的必要条件,后半部分是消除迁移电流的方法。

滴的速度滴下,使表面保持新鲜;支持电解质浓度大

第 4 页,共 4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