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851中外园林史之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美第奇庄园

【答案】美第奇庄园坐落在罗马城边一座名为潘西奥的山坡上,府邸建筑由建筑师里皮建造的,坐落在顶层台地上,体量较大,立面宽45m ,宏伟壮丽。门厅很大,两侧有弧形坡道环绕着水星神像泉池,背景是一系列柱子围成的大拱门。以矩形或方形植坛为主的两层主要台地。造园要素简单但尺度很大,与别墅建筑的尺度相协调。建筑掩饰了地形的起伏变化,并使视线在空间上和层次上富于变化。以意大利松结合绿篱构成的树丛植坛既有人工的构图美,又有浓郁的自然气息。在顶层平台上,越过底层花园树木的树梢和挡墙,可以欣赏到300m 开外布尔盖斯花园中葱郁的树丛,在视觉上感觉彼此之间浑然一体,互为借景。

2. 邱园

【答案】邱园为英国皇家植物园,两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瞩目的植物园之一,其园林景观也体现了英国园林发展史上几个不同阶段特色,无论是科学性或艺术性上,邱园都是十分杰出的。其中有许多中国式建筑,尤以中国式塔最为著名。

3. 谢农索庄园

【答案】谢农索庄园位于法国西北部安德尔-卢瓦尔省,坐落在卢瓦尔河的支流谢尔河畔,位置十分优越。府邸建筑跨越谢尔河,形成独特的廊桥形式,被认为是法国最美丽的城堡建筑之一。谢农索庄园具有浓厚的法国味,其中水景起到巨大作用。采用水渠包围府邸前庭、花坛的布局,以及跨越河流的廊桥建筑,突出了园址的自然特征,还创造出令人亲近的空间气氛。

4. 沃勒维贡特庄园

【答案】沃勒维贡特庄园是勒诺特尔最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之一,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沃勒维贡特庄园处处显得宽敞辽阔,空间划分和各个花园的变化统一,精确得当。造园要素的布置井然有序,避免了互相冲突与干扰。刺绣花坛占地很大,配以富丽堂皇的喷泉,在花园的中轴上具有突出的主导作用。地形处理精心,形成不易察觉的变化。水景起着联系与贯穿全园的作用,并在中轴上依次展开。

5. 枯山水

【答案】枯山水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后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

目的。

6. 《园治》

【答案】《园冶》是明代著名造园艺术家计成所著,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园林著作,全书共三卷,分为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和借景等十二个篇章。该书不但影响我国,而且东渡传播到日本及西欧,成为造园学的经典著作。

7. 柱廊园

,也称宅园,是古希腊园林的一种类型,当时的住宅采用四合院式的布局,【答案】“柱廊园”

一面为厅,两边为住房。厅前及另一侧常设柱廊,而当中则是中庭,以后逐渐发展成四面环绕的列柱廊的庭院。早期的中庭内全是铺装地面,装饰着雕塑、瓶饰、大理石喷泉等,后来,中庭内种植各种花草,形成美丽的柱廊园。以后的古罗马时期也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对欧洲中世纪寺庙园林的形式有明显影响。

8. 廊

【答案】廊是我国建筑中的走廊,不但是厅堂、馆阁、楼室的延伸,也是由主体建筑通向各处的纽带。而园林中的廊,既起到园林建筑的穿插、联系的作用,又是园林景色的导游线。

二、填空题

9. 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_____。

【答案】避暑山庄

10.宋代文人园的风格大体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11.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_____、_____和平远。

【答案】高远、深远

【解析】宋朝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分析了山水画由于视点位置的变化所产生的高远、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变化构图特点。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12.十八世纪末十九初英国自然式风景园辗转传入欧洲大陆,以_____运动的革新精神为风景式造园推波助澜;法国_____的“回归大自然”;德国伊曼努尔•康德

歌德在《判断力批判》的艺术分类中提到的_____关系;_____对风景式造园进行了美学哲学的论证;约翰•沃尔夫冈•冯•Goethe )也开始对风景式造园感兴趣,不久完成了_____。这些哲学家、

【答案】启蒙;英中式园林;造园术与绘画;席勒;魏玛林苑

诗人都充当了自然式风景园倡导者的角色,带给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

【解析】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大多崇尚自然主义,卢梭人为,文明是对人的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奴役,而自然状态优于文明,主张要回到原始的自然之中。卢梭、狄德罗和布隆代

,主张学习英尔等人把规则式园林和腐朽的封建贵族专制联系起来加以否定,号召“回归大自然”

国和中国,对园林艺术进行彻底的革命,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英中式园林”。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兴起对各国造园产生了很大是影响,风景式园林传入德国稍晚于法国,德国当时的诗人、哲学家都充当了倡导者的角色,给德国造园带来巨大影响,康德是风景式园林的发展者,他的《判断力批判》在艺术分类中提到造园术与绘画的关系;歌德由于沃利兹庭院的启迪,开始对风景式造园感兴趣,不久完成了魏玛林苑;席勒也对风景式造园进行了美学哲学的论证。

13.冠云峰是苏州园林中的_____。

【答案】留园

【解析】冠云峰位于留园东部,林泉耆硕之馆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点。

14.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

【解析】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还包括它的两个附园一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在内,因此又称圆明三园。

15.东印度公司职员_____的著作《_____》、等促成了英国一股仿造中国式花园的热潮;他还将一些中国园林的题材和手法运用到:

_____、_____中华馆以及等做法。

【答案】钱伯斯;东方庭园论;中国塔;孔庙;清真寺

【解析】威廉•钱伯斯(1723年〜1796年)出身苏格兰富商家庭,曾在东印度公司工作,游历过中国,收集了许多中国建筑方面的资料,1755年以后担任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建筑师。他曾先后出版了《中国的建筑意匠》、《东方庭园论》等著作,传播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理论和经验。邱园也称英国皇家植物园,1759年,钱伯斯被国王乔治三世聘请到邱园,留下了大量中国式风格的建筑作品,如1761年修建的中国塔及孔庙、清真寺亭、桥、假山、岩洞、废墟等,这些建筑标志着中国园林风格对英国园林的重大影响。

16.明代叠代名师_____主张叠山造园应体现写意园林的特征。

【答案】张南垣

【解析】明代嘉靖以来,江南盛行叠石造园,一时各地名园迭起,山师(昔时对叠石名师之称)身价骤增。在诸多的山师中,名噪江南的要数明末清初祖居西林寺西的张南垣,江南不少名园就出自他手。他所筑的园林,往往有山水画意,园内盆池小山数尺中岩轴变幻,溪流飞瀑,湖滩渺茫,树木葱郁;而点缀其中的寺宇台榭、石桥亭塔、一槛一栏,皆入诗入画,生动传神,令观者流连忘返。

的建造中:如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