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706城市规划原理及中外建筑史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皇家新月住宅
【答案】皇家新月住宅是由小约翰•伍德设计的住宅,位于英格兰巴斯城中。该建筑是英国第一座弯月形的联排住宅建筑。整个建筑立面被分为底层、中层和顶层三大段,底层被处理成高高的底座形式,并开设简单的长方形门和长窗,建筑上部则采用了高屋顶形式。建筑中层采用了帕拉第奥风格的建筑样式,由通层的巨大爱奥尼克式柱统一。
2. 彼得•贝伦斯
【答案】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工业产品与建筑设计的开创性人物。贝伦斯的代表性作品是他为德国电器公司所设计的系列工业产品与建筑,他为德国电器公司所进行的形象设计也是世界上企业形象设计的开端。他从实用性出发,禀承功能主义的立场,使用现代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设计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与工业产品,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3.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答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一位美国本土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一生设计了大量的建筑,仅建成的就有约400处。赖特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住宅建筑,而且在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变化明显。赖特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在他的第一本建筑理论著作《机器的工艺美术运动》提出了“有机建筑理论”。赖特的代表作品有“草原式住宅”,东京帝国大厦、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等。
4. 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意大利馆
【答案】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意大利馆是由意大利当代女设计师盖•奥兰蒂为1992年召开的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设计的展馆,也是这位女设计师的成名代表性作品之一。这座展馆是一座矩形建筑,四周有高墙围绕以阻挡外部的噪声,给内部空间以安静的展览环境。入口处的顶部设有四座高塔和玻璃覆盖的三角形屋顶,而主体建筑与外墙间则由水相隔,人们可以顺着水面上的斜坡通道进入展馆内部。博览会结束后,意大利展馆被作为永久性建筑保存,并在中上部设置了楼面,使其成为一座办公大楼。
二、简答题
5. 简述盖里建筑的特点。
【答案】弗兰克•盖里(1929年~),当代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盖里的设计风格源于晚期现代主义,代表性建筑物是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弗兰克•盖里认为要从感性出发,以艺术家的敏感把握时代精神。弗兰克•盖里建筑的特点有:
(1)在建筑目的上,盖里认为世界是一个暂时性的、呈碎片状的、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世界,他的工作就是用建筑语言对这种生存状况敏感地加以表达。
(2)在建筑形式上,盖里对过去的传统美学方法采取完全对抗的态度。
(3)在建筑风格上,盖里经历过三个阶段的变化:
①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是盖里的探索期和建筑风格的酝酿期。
盖里侧重于对材料的甄选,表现材料自身的属性,大胆采用廉价的工业材料;注重经济性,力图表达建筑的偶然性、过程性以及一种看似尚未完成的美感。他的设计手法是打碎、拆散各种建筑构件,再进行重新组合;组合看似随意、偶然,却处处与功能契合。
②20世纪80年代后期,盖里开始探索整体性的设计语言。
盖里不再以小尺度的建筑构件,而是采用大尺度的功能组合体为单位,更注重建筑的雕塑感,多运用曲线,创造形体、空间复杂的建筑。他的设计手法是,在建筑主体完整的前提下,利用连接部位形成复杂的形式。
③20世纪90年代,盖里力图建立起一种新时代的建筑美学。
盖里的作品越发显现出鲜明的动感,在形式的把握与功能的完善之间达到精致的平衡。
6. 芝加哥学派的最主要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芝加哥学派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它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泮,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
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1)主要人物
其最主要的人物是沙利文,他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
(2)主要观点
①突出了建筑功能并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的惊人口号。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就是规律”,那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②沙利文对建筑的结论是,要给每一个建筑物一个合适的和不错误的形式,这才是建筑创作的目的。
③他认为建筑的设计应该从内而外,应按功能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并使形式与功能一致。这种
思想在当时具有一种革命的意义。
三、绘图题
7. 英国国会大厦外观图
【答案】
图 英国国会大厦外观图
四、论述题
8. 试述现代主义建筑。
【答案】现代主义建筑又称国际式建筑,是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建筑形式。
(1)现代主义建筑概述
①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早在19世纪后期已经出现,伴随着一些现代建筑运动、现代建筑教育和现代建筑大师的思想理论及建筑作品的产生与发展,至20世纪20年代成为西方建筑界的主流思想:并在五六十年代成为影响世界的建筑风格。20世纪60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则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逐渐被新的建筑风格所取代。
②现代主义建筑同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现代主义建筑主要以贝伦斯等早期建筑师的作品为先导,以格罗庇乌斯、柯布西耶等一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为代表。
(2)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点
①现代主义建筑为了满足新式的工厂及公共建筑的需要,普遍使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新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从此之后,人们对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及新的建筑形式的接受与重视程度H 益加强,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的更替速度大大加快。
②新式建筑从实用性出发,以更纯粹、更简洁的新形象出现,抛弃了以往的柱式、线脚和装饰性元素,实用功能与经济因素成为建筑师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随着新建筑形式的出现,新的建筑美学、建筑力学等相关学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③新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工作越来越讲究科学性与效率,并与现代大工业生产相结合,促进了建筑及建筑构件的系统化与标准化。这种做法使得建筑构件乃至建筑,都可以实现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建筑速度。
④建筑中的装饰因素被排除在外。此外,建筑的造价与讲求实用的功能性也将装饰视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