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江大学教育学原理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特点?

【答案】(1)认知发展特点:

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②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③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2)情感发展特点:

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②自相矛盾的情感; 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 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3)社会性发展特点:

①中学生的心理比小学生有更大的社会性,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

②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③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易走向极端。

④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2. 什么是难度和区分度? 如何计算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答案】(1)难度和区分度的含义

①难度,指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通常以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占应试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即用通过率来表示难度,通过率越高,难度越小。

②区分度,又称鉴别力,是指试题对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识别程度,也就是项目的效度。因此项目效度越高,其区分度越人,鉴别力越强。但对于不同的测验题型,其计算也有所区别。

(2)难度与区分度的计算

对于不同的测验题型,其计算有所不同。

①难度的计算

a. 是非题:当只有正确或错误两种答案时,可以用通过该题人数的百分比代表难度

度; N :受测总人数; R :通过该题的人数]; 用极端组的方法计算难度

答对该题的人数占低分组学生总数的百分比]。

b. 选择题:在K 个选项中(K>2)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则其难度可以在该项目的通过率P 的基

[P:难[PH :高分组(总分最高的27%的学生)答对该题的人数占高分组学生总数的百分比; P L :低分组(总分最低的27%的学生)

础上进行矫正,计算公式为[CP:矫正后的难度:P :未矫正的难度; K :选项的数量]。因为对单

[M:全体考生某题的平均得分; W :某题

[MH :高分组(总分最高的27%的学生)选题学生可能随机猜测,用此公式则能排除这种影响。 c. 论文型题目:

用某题的平均分数为依据计算难度规定的最高得分]; 用极端组的方法计算难度

总人数的27%; H :该题最高得分; L :该题最低得分]。

②区分度的计算

a. 客观性题目:简便计算公式是:[D:区分度; P H :高分组通过该题的人数占高分组总人数百分比; P L :低分组通过该题的人数占低分组总人数百分比]。

b. 论文性题目:可以用计算,[D:区分度; M H :高分组(总分最高的27%的学生)全体全体考生该题得分之和; M L :低分组(总分最低的27%的学生)全体考生该题得分之和; N :所有考生考生该题得分之和; M L :低分组(总分最低的27%的学生)全体考生该题得分之和; N :所有考生总人数的27%; H :该题最高得分; L :该题最低得分]。

3. 什么是社会规范的认同?

【答案】(1)认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在英语中认同有两种表示含义。

①用于表示个体认同(identity )。如自我认同、性别认同等。自我认同是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代表一种人格发展的成熟状态。它是个体综合先前自我、心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环境和未来希望六个方面,统而合之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此种自我肯定的感觉,即认同感或统合感,又称自我认同感。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与之相反的现象,即为角色混乱,代表一种发展迟滞或行为偏差的不健康、小成熟状态。

②用于表示社会认同(identification )。如认同人物、双亲交叉认同等。这是指个体向外汲取行为范式、价值观、意念等。社会认同是社会影响内化的心理基础,包括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规范认同属于社会认同。

(2)我国学者认为,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

4. 如何根据信息编码的规律来提高知识识记的效果?

【答案】识记是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必由之路。要提高记忆效果,首先要有良好的识记。因此,根据信息编码的规律可以提高知识识记的效果。

(1)识记材料的数量要适当,并且结合所学材料的性质

识记总是识记一定的材料,材料的数量和性质等属性影响识记效果。识记的材料数量要适当,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识记的效果随所识记材料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识记时结合材料的性质,如识记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要好; 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材料比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差的材料效果好; 识记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像材料比识记抽象概括的言语材料效果好; 识记韵文比识记散文效果好。因此,根据材料的性质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

(2)识记的目的性要明确,而且主动性要高

识记的效果不仅与材料特点有关,而且直接受识记时的目的性与主动性的制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有意识记,明确记忆的目的和任务,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提高其识记效果。

(3)增加对材料意义的理解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理解了其意义,可以把识记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指在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实验证明,对教材意义的理解程度是影响识记效果最重要的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但是,在学习材料中总有一些是无意义的或意义较少的,或暂时还不能理解其意义的,就需要运用机械识记。

(4)增强对材料加工的精细度

对输入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是有效记忆各种材料的必要条件。信息加工的精细度不同,识记的效果也就不同。对材料的加工程度越深,记忆效果越好。因此,在识记时,对材料进行深层次的加工。

(5)对所学材料进行合理组织

长久保持信息,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合理组织。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它具体表现为描述策略、表象策略、归类策略、组块策略等多种形式。

(6)尽可能地运用多重编码

多种分析器同时参加活动是提高识记成效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充分证明了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有助于加强识记。因此识记时,要综合运用多重编码。

(7)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在头脑觉醒状态比较高的情况下识记,如清晨、上午进行识记知识。

(8)保持自信

如学生的信心对识记有很大影响。如果学生认为,所要识记的材料比较容易,而且相信自己能记住它,就会集中注意,积极思考,识记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如果学生感到识记材料很困难,缺乏信心,就会影响到识记时的注意与思维以及必要的意志努力,自然很难有良好的识记效果。

5. 社会规范学习有何意义?

【答案】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社会规范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社会意义是通过个体的规范学习来实现的。社会规范学习对个体的品德形成,以及诸多方面的发展,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社会规范学习应是个化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