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起源肿瘤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15岁。病史7年,8岁开始出现失神发作,逐渐发作频率增加,正规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作次数一度减少。12岁时,癫痫发作频繁,几乎每天发作1次,虽口服多种抗癫痫药,也无法控制。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经科查体无阳性发现。脑电图提示:左侧颞阵发性尖波和棘慢波,以颞叶为主。颅脑MRI见下图。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胚胎期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
B . 星形细胞瘤
C .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
D . 少突星形细胞瘤
E . 胶质瘤母细胞瘤
与肾上腺皮质腺瘤临床病理特点无关的是() 肿瘤单发,有包膜。 患者血皮质醇升高。 皮质金黄色或棕黄色肿瘤。 患者表现无力、血压低、色素沉着。 患者血醛固酮升高。
6岁男孩,无明显消化道症状,高热,抽搐多次,意识不清楚,送院体查,面色苍白,昏迷,时有惊厥,两瞳孔不等大,光反射迟钝,脉细,呼吸弱。粪便镜检,脓细胞4个。血常规,白细胞数16×10/L,中性粒细胞0.75,脑脊液检查正常,可初步诊断为() 流行性乙型脑炎。 败血症。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森林脑炎。
糖耐量受损()。 空腹血糖在6.11~7.0mmol/L,120分钟血糖水平在7.8~11.2mmol/L之间。 口服葡萄糖1小时后达峰值,血糖浓度在服糖后2小时不能回复到正常水平。 口服葡萄糖30~60分钟达峰值,血糖浓度120分钟时恢复到正常水平。 空腹血糖水平正常,糖负荷后不出现血糖高峰。 服糖后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峰值出现早,并且超过11.1mmol/L。
患者男性,43岁,因“睡眠时胃灼热、憋气2年”来诊。患者偶有憋醒,憋醒后患者自觉呼吸通畅。查体:鼻中隔明显右偏,左侧下鼻甲略肥大,双侧中鼻道及嗅裂区可见大量半透明荔枝样新生物,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软腭肥厚,腭咽腔呈扁平形狭窄,舌后隙无明显狭窄,双侧声带前中1/3处可见白色角化样物,双杓运动对称,杓间区黏膜增生。提示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46.8次/小时,最低血氧饱和度82%;双侧鼻阻力明显升高;咽喉部pH值检测提示24小时发生咽喉部酸性反流35次,上气道压力测定提示上气道阻塞部位以腭咽腔为主,占92%。鼻窦CT:双侧上颌窦内均质软组织影,鼻中隔偏曲,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纤维鼻咽喉镜及上气道CT示腭咽腔狭窄。针对该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有() 腭垂腭咽成形术(UPPP)。 鼻息肉切除术。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 口服奥美拉唑。 声带肿物切除。
牙周膜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与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牙周膜由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牙骨质中无机盐所占比例为() 90%。 80%。 70%。 60%。 50%。
患者男性,15岁。病史7年,8岁开始出现失神发作,逐渐发作频率增加,正规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作次数一度减少。12岁时,癫痫发作频繁,几乎每天发作1次,虽口服多种抗癫痫药,也无法控制。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经科查体无阳性发现。脑电图提示:左侧颞阵发性尖波和棘慢波,以颞叶为主。颅脑MRI见下图。

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