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626传播学概论之《传播学教程》近年本科生期末试题汇编
● 摘要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 阿多诺(T.W.Adorno ) 【答案】阿多诺(T.W.Adorno )是德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阿多诺加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后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其他成员一起流亡美国。1941-1948年,阿多诺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社会分化研究规划组织的负责人之一。1949年,他以社会学教授身份返回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并从1958年起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直至逝世。其主要著作有:《启蒙的辩证法》(1947, 与M. 霍克海默合著)、((权威主义人格》(1950). 《否定的辩证法》(1988). 《美学理论》(1970)等。 2.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答案】政治既有倾向是指人们在接触媒介信息或宣传之前己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是拉扎斯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他们在对1940年美国大选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就选举投票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结果并小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迄今所持的政治立场。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既有倾向的作用并不仅止于政治问题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人们的态度和行动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既有倾向的制约。 3. 观点的自由市场 【答案】观点的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核心观点,它是从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发展而来的。这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为了接近真理,惟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即形成观点的自由市场,因此应该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认为,报刊应该成为“观点的自由市场”。 4. 媒介发展的30年法则 【答案】媒介发展的30年法则是指由美国加利福尼业州未来研究所所长保尔。萨佛提出的关于媒介发展的理论。他认为,在过去5个世纪的人类传播史中,新技术、新媒介取代旧技术、旧媒介的速度(如果可以取代的话),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迅速、那么顺利。它往往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即所谓的“30年法则”。 5. 镜中我 【答案】“镜中我”理论是指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
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他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这与他对大众媒介的营利性感到不满有一定关系。
6. 两级传播
【答案】两级传播是关于“传播流”的一种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介,即表现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的两级过程。罗杰斯对此作了修正,他把“传播流”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夕,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而影响的传播则必然是多级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称为“多级”或“N 级”模式。
二、简答题
7. 为什么说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答案】信息环境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后藤和彦认为它“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也正是为了强调这一点。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大众传播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
(2)这种优势,还与它所传达的信息的特性密切相关。大众传播的信息的特性,简言之即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它不同于人们的私下议论,可以公开登堂入室,在社会上流通; 信源是从事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媒介组织或机构,因而比来路不明的流言和小道消息更能得到人们的信赖; 它能够通过各种表现手法突出凸现某类信息,使其成为社会瞩「的焦点; 不仅如此,它又是一种直达性信息,不必通过社会组织或群体的中介而直接抵达受众个人。这些特点使得大众传播在信息环境形成的过程中,拥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可比拟的强大力量。
8. 什么叫人众传播的麻醉负功能? 如何证明它的存在?
【答案】(1)麻醉负功能
默顿提出,有些行为或结构会降低系统的适应性或调节能力,这些后果与功能相反,所以被称为负功能,或称功能障碍。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大众媒体会使广大群众在政治上冷漠和迟钝,把大量时间用在阅读、收听、思考大众媒体中,而不是投人到有组织的实际行动中。他们把对当代种种问题的了解作为采取行动的替代品,自以为对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了解甚多而沾沾自喜,但实际上并没有对解决它做出实际的贡献,充其量只是一个旁观者。
尽管这个功能是否真正存在还值得讨论,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对这一功能的论述相当具有批判性,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讨论了大众媒体对民主政治的影响。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区别也不是截然的。
(2)证明
比如,“开心农场”之类的游戏占用了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之麻醉于游戏之中。即正当人们打算用这些经过几代人斗争而赢得的宝贵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时,媒介却以它诱人的通俗货色把它们占用了,使它们在消遣、娱乐和平庸之中化为鸟有。
由此可以证明,大众传播麻醉功能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大众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多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致使人们每天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从而没有多少时间直接投身社会实践,与社会的关系便日趋疏远和冷漠。二是这种对社会间题和社会活动的了解让大众获得了虚幻的满足,使他们“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从而逐步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9. 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答案】(1)大众社会论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或方法。
所有的大众社会论者都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来把握,但他们的立场和观点各不相同,有的是出于贵族立场对人民大众的攻击,有的是对法西斯体制的批判,有的则是为了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
(2)大众社会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的精英史观。
它虽然把权力精英作为批判的对象,但又把他们看作是历史的主导者,而大众则是软弱无力、一盘散沙式的存在,只能被动地接受权力精英的操纵。这种精英史观,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是格格不入的。不过也应该看到,大众社会理论的独特视角对人们理解现代社会不无助益,他们的分析也触及到了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
(3)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社会的成立有六个基本条件。
①产业化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存在。
②社会的平权化或民主化的发展。
③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
④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⑤传统的中产阶层的衰退和以白领为主的“新中产阶层”的扩大。
⑥社会组织中的官僚化的发展。
这些条件,是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在处于现代化和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我国,除第六个条件尚不明显之外,也具备其他五个条件。因此,客观地分析和研究这样一些社会条件的意味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0.新媒介的发展趋势与意义。
【答案】(1)新媒介是相对于铅字出版和报纸、地上波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
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虽然也有读者或视听众来信来访等反馈渠道,但这种反馈是迟延的,而且是通过其他通信系统(邮政、交通、电话等)进行的。与此相比,新媒介的传播系统通常本身即具有双向渠道。
②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传统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例如报纸仅供阅读,广播仅供收听,电视虽然可以声画文字并茂,但人们却不能用来进行信息传输或处理。新媒介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
③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这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巨大成果。数字化指的是在电子信号的传输方式上,用数字压缩方式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数字化以后,不仅信息的保真性更强,传输质量更高,而且能够大幅度节约电波频率资源。
④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传统媒介的传播活动大多囿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范围之内,而电子通信、卫星和互联网络等新媒介技术则为大面积的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