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三(1)班在研究性学习中把视角投向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一些资料。 据劳动部门调查数据显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因素:93%的大学生“有业不愿就”,更不愿自主创业。 区域因素:78%的大学生不愿意到西部就业。 能力因素:53%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岗位需求不对口,有业就不成。 信息因素: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就业信息。 结合上述调查数据,请你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就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几点建议。
假如甲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布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小麦,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布,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两国均可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甲国获利,乙国亏本","乙国获利,甲国亏本","两国都不能获得利益"]
论持久战
用人单位因打击报复举报人、投诉人,以下错误的是() ["处以2000-20000元的罚款","如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以3000-30000元的罚款","处以1000-10000元的罚款"]
以下不可以表示电子邮件可能是欺骗性的是() ["它要求您点击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并输入您的帐户信息","传达出一种紧迫感","通过姓氏和名字称呼您","它要求您验证某些个人信息"]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郊区气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