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传染病学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C-反应蛋白增高最常见于()

A . 化脓性感染
B . 组织坏死
C . 恶性肿瘤
D . 结缔组织病
E . 器官移植急性排斥

能产生IL-2的细胞是() T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 肝细胞。 NK细胞。 典型苯丙酮尿征的发病机制是() 酪氨酸羟化酶受抑制。 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陷。 四氢生物蝶呤生成不足。 脑内5-羟色胺不足。 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先天缺陷。 "32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 微机型号。 字节长度。 内存容量。 存储单位。 硬盘容量。 冷球蛋白检测时,将受检血清分装于两支试管,分别置于4℃冰箱和37℃孵箱,直立72小时,阳性反应的是() 4℃冰箱管出现沉淀而37℃孵箱管无沉淀。 4℃冰箱管不出现沉淀而37℃孵箱管出现沉淀。 4℃冰箱管和37℃孵箱管均无沉淀。 4℃冰箱管和37℃孵箱管均有沉淀。 都不对。 我国颁布的《母婴保健法》规定在新生儿期进行筛查的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是() 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1-三体综合征。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半乳糖血症。 21-三体综合征,半乳糖血症。 C-反应蛋白增高最常见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