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综合考试1989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北大中文系198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综合考试 考试时间:
招生专业:中文系各专业 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
一、填空(每格0.5分,共65分)
1、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 、 、 四
家。
2、《楚辞》是西汉 诗集,东汉 章句。
3、1900年,敦煌莫高窟 被打开,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献和文物。
4、《古文辞类纂》是清人 所编,选录 到 的古文辞赋,将文体分为 类。 5、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书,也就是最早的一部词典。 6、 和 是宋人所修的两本研究中古音韵的要籍。
7、《文献通考》是 代 所撰。
8、《昭明文选》是梁 编选,唐显庆年间有 为作
注。
9、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于 末年,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 作,
并不可信。 10、北朝乐府民歌在《乐府诗集》中主要收在 里。 11、江淹的 、 是南朝抒情小赋中的名作。 12、诗歌声律的“八病”是 提出的。 13、初唐声律的“八病”是 提出的。
14、《秦中吟》共 首,是唐代诗人 所作。
15、“唐宋八大家”的名称来自 的 。
16.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曹刘”指是 、 。
17、“南洪”“北孔”指清代剧作家 、 。 18、在清代“格调说”的代表人物是 ,“肌理说”的代表人物是 。
19、《红楼梦》的版本,大体上可以分为 和 两个系
统。
20、梁启超提倡的“诗界革命”、 和 运动,
都是为了使文学成为变法维新,启迪民智的工具。
21、在十年代京派的大本营是 (人名)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和 (人名)主编的《文学杂志》。 22、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 和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的 ,都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的悲剧典型。 23、郭沫若描写潜意识活动的小说有 和 。
24、“未名社四杰”指的韦素园、韦丛芜、 和 。
25、抗战时期国统区剧作家陈白尘和袁俊(张骏祥)分别写出了歌颂知识分子的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