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611考古学综合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答案】为:介词。可译为“为了”。

2. 老臣贱息舒棋,最少,不肖。

【答案】息:子。

3.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答案】觉:醒。

4.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

【答案】归:通“馈”,赠送。

5. 犹不改。宣子骤谏。

【答案】骤:多次。

6. 犹缘木而求鱼也。 .

【答案】缘:攀登。

7. 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市官於内;救小,则以内重求利於外。 .

【答案】市:买。

8. 诚既勇兮又以武。

【答案】武:武艺,指战斗的能力。

9.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纣。 ..

【答案】(1)子:女儿,上古时代“子”是男女的通称。

(2)好:貌美。

二、名词解释

10.郑笺

【答案】郑笺是汉·郑玄所作《<毛诗传>笺》的简称。郑玄兼通经今古文学,他以《毛传》为

主,兼采今文三家诗郑笺说,加以疏解。《郑笺》训话主要是字词句的训释,这是学者研究《郑笺》的重点,但《郑笺》也涉及整体内容的训释,关于这点历代学者没有涉及。从分析篇章结构、补释文题主旨、说明史实典故、解释名物制度看《郑笺》整体内容的训释,它从总体上进行了科学的整体的关照与把握,这对后世注释之学是极人的启发。

11.四声

【答案】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用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普通话己经失去了入声,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浊上声归入去声。唐宋以来,汉语在四声的基础上区分声母清浊对应的阴调和阳调形成八声,也就是四声八调。

12.异体字

【答案】异体字是指在同一时期内,读音和意义都一致,但是字的形体不一样的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如“峯”和“峰”。异体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如“泪”与“淚”;

(2)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如“嘆”和“歎”;

(3)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如“線”和“線”;

(4)变换声符和意符的位置,如“和”与“咊’,有的改变了声符或意符的写法,如“花”与“芲”。

13.《词诠》

【答案】《词诠》是近人杨树达著的一部虚词词典。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体例是每解一个虚词,先注音,次辩明其词类,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然后列举书证。结合词类具体指明古汉语中虚词的语法作用,是虚词研究的发展。本书共收字五百以上。通俗易懂。本书是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排的,并附有《部首目录》。

14.章句

【答案】章句是串讲句子意思和分析篇章大意的一种体式。它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样可使读者从总体和义理上去加深对古书的理解。

15.脱文

【答案】脱文是训话学中的一种注解术语,简称“脱”,也称“脱字”。这个属于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例如《诗经·周南·桃夭》孔颖达疏:“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

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

三、填空题

16.____是形成近体诗的最重要的因素。

【答案】平仄

【解析】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最大区别在于,近体诗讲究严格的平仄规律,一般要求押平韵,且要一韵到底,不得换韵。这也就形成了近体诗独特的韵律美。

17.反切的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___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___、___相同。

【答案】声母; 声调; 韵母

【解析】反切法是中国古代汉语中注音法的一种,反切上字的声母加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母组合即被切字的读音。

18.“小人有母,旨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中“羹”的意思是___。

【答案】肉汤

【解析】上古的“羹”一般指带汁的肉,到战国时期指调和五味的汤。

四、综合题

19.文言文加标点、翻译及理解。

下面的一段选自《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筋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窗不敢饮一杯三日处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携携为乎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

(l )抄录下面的文字,并为其加上标点符号。

(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简要谈一下你的看法。

【答案】(1)标点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鰌鲉,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譊譊为乎? 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

(2)翻译

从前,有一只海鸟栖息在兽国都城的郊外,鲁国国君(认为是神鸟)让人驾车把它迎进宗庙里并向它献酒,演奏《九韶》让它高兴,安排牛羊猪三牲备齐的筵席给它吃。海鸟却头晕目眩,忧愁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就死掉了。这是用供养自己的方式来喂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式来养鸟啊! 以养鸟的方式养鸟的时候,应当让鸟栖息在深林之中,在水中陆地悠游,在江湖中漂浮,吃泥鳅鱿鱼,随着鸟群的队列而止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最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