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29数据结构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答案】B
【解析】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结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些结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被称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传输。所以本题答案应该是B 项。在OSI 模型中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到主机的通信服务。
2. 采用指令Cache 与数据Cache 分离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低Cache 的缺失损失
B. 提高Cache 的命中率
C. 减低CPU 平均访问时间
D. 减少指令流水线资源冲突
【答案】D
【解析】指令流水线不会断流,预取过来的都是指令
3. 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事件发生顺序的是( )。
A. 机械特性
B. 功能特性
C. 过程特性
D. 电气特性
【答案】C 。
【解析】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主要定义物
理连接的边界点,即接插装置;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功能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功能;规程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而从题干可以 分析描述事件先后顺序的就是规程,也就是过程特性,答案是C 。
4. 若某文件系统索引结点(inode )中有直接地址项和间接地址项,则下列选项中,与单个文件长度无关的因素是( )
A. 索引结点的总数
B. 间接地址索引的级数
C. 地址项的个数
D. 文件块大小
【答案】A
【解析】根据文件长度与索引结构的关系可知,只有选项A 是与单个文件长度无关的。
5. 哈希文件使用哈希函数将记录的关键字值计算转化为记录的存放地址,因为哈希函数是一对一的关系,则选择好的( )方法是哈希文件的关键。
A. 哈希函数
B. 除余法中的质数
C. 冲突处理
D. 哈希函数和冲突处理
【答案】D
【解析】哈希表是根据文件中关键字的特点设计一种哈希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将记录散列到存储设备上。
6. 下列选项中,不会引起指令流水线阻塞的是( )。
A. 数据旁路(转发)
B. 数据相关
C. 条件转移
D. 资源冲突
【答案】A
【解析】由于采用流水线方式,相邻或相近的两条指令可能会因为存在某种关联,后一条指令不能按照原指定的时钟周期运行,从而使流水线断流。有三种相关可能引起指令流水线阻塞:
①结构相关,又称资源相关;
②数据相关;
③控制相关,又称指令相关,主要由转移指令引起。
7. 对于下列关键字序列,不可能构成某二叉排序树中一条查找路径的序列是( )。
A.95, 22, 91, 24, 94, 71
B.92, 20, 91, 34, 88, 35
C.21, 89, 77, 29, 36, 38
D.12, 25, 71, 68, 33, 34
【答案】A
【解析】各选项对应的查找过程如下图所示,从中看到选项B 、C 、D 对应的查找树都是二叉排序树,只有选项A 对应的查找树不是一棵二叉排序树,因为在以91为根的左子树中出现了比91大的结点94。
8. 一个TCP 连接总是以1KB 的最大段发送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16KB 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 (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 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 )。
A.7KB
B.8KB
C.9KB
D.16KB
【答案】C
【解析】回顾TCP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慢启动)的知识点,从第一个MSS 开始,每次发送成功,拥塞窗口值翻倍,四次以后,应该为16, 但是由于拥塞阈值变为16/2=8, 故三次成功后为8, 以后为线性增长,故为8+1=9, 答案为C 。
9. 若对如下无向图进行遍历,则下列选项中,不是广度优先遍历序列的是( )
A.
B.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