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二)15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三)26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四)35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题库(五)44
一、概念题
1.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答案】(1)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 ), 即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例如, 2007年12月28日,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00美元兑人民币730.46元,这一标价方法就是直接标价法;
(2)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 ), 即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价格。以上面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例,对于我国来说,用间接标价法表示美元的汇率就是每100元人民币等于13.69美元。目前只有英国和美国采用间接标价法,但美元对英镑汇率保持了过去习惯用的直接标价法。
(3)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数值越大,意味着1单位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越多的本国货币,也就是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一国货币币值的提高称为升值(Appreciation ), 反映为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下降(可以简单地称作“汇率下降”一国货币币值的降低称为贬值(Depreciation ), 反映为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上升(可以简单地称作“汇率上升”;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变化与本币币值之间的关系恰好相反。
2. 不可贸易品
【答案】不可贸易品是指区域间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或减少的商品。经济活动中还存在另外一类商品:随着商品所处地区的不同,其性质也有所变化;或者,虽然商品在各地是同质的,但商品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极其困难或所需要的成本较高,超过了商品在两地间价格水平的差异,从而没有人愿意从事套利活动。一般来说,房地产和个人劳务都属于不可贸易品。
3. 长期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
【答案】在长期内,内部均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増长,具体说,就是要促使要素投入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增长相平衡。
在长期内,外部平衡反映为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归根结底取决于本国和外国商品的相对竞争力。具体而言,两国商品的相对竞争力可以用劳动生产率对比决定的实际汇率R 来衡量,即:
上式表明,R 是名义汇率、两国工资水平对比和两国劳动生产率对比的函数。假设两国的工资水平不变,则R 的变动取决于名义汇率的变动和两国劳动生产率对比的变动。
4.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答案】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处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第四阶段。从1999年至今,欧洲经济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EMU )正式成立。1999年1月1日开始。欧洲单一货币——欧元(Euro )开始作为电子货币(支票、债券、信用卡、股票)形式在欧元区11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流通; 2002年1月1日,欧元的纸币和硬币在欧元区开始流通,并于2002年3月1日彻底代替各国的货币。
5. 固定汇率制
【答案】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是汇率制度的两大基本类型。固定汇率制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及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其参照物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一组货币。从19世纪中末期到1973年,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基本上属于固定汇率制,它包括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两种类型。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中心汇率按金平价之比确定,汇率波动幅度以黄金输出点为上限,以黄金输入点为下限。固定' 汇率制自发形成,并且各国货币的金平价一般不会变动,各国之间的汇率也就能够保持真正的稳定,因此,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固定汇率制是通过国际间的协议(布雷顿森林协定)人为建立起来的,各国货币当局通过规定虚设金平价来制定中心汇率,再通过外汇干预、外汇管制或国内经济政策措施被维持在人为规定的狭小范围内波动,固定汇率制人为形成,并且原则上各国货币的金平价是可以经常调整的,这样汇率也就可以经常变动,因此,这种固定汇率制严格说来只能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6. 贸易条件
【答案】贸易条件亦称“进出口贸易比价”。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与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分为纯贸易条件和总贸易条件两种。纯贸易条件,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其公式是:N=式中,指数;分别代表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若N 值大于1, 表明出口价格上涨很多,创汇增加,进口能力随之增长,纯贸易条件对本国有利;反之,若N 值小于1, 表明进口价格上涨,纯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不利。总贸易条件,用一国的进口数量与出口数量的比率来表示。公式是:其中G 代表总贸易条件
,
分别代表一国的进口数量与出口数量的指数。G 值增加时,表示该国用一定数量的
出口换得的进口数量比基期多,出口购买力增加,总贸易条件好转;反之,总贸易条件呈逆势。
二、简答题
7. 国际收支不平衡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综合反映,随着各国经济日趋国际化,对外经济与
对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相应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程度也越来越深。
(1)国际收支逆差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①不利于对外经济交往。存在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的国家会增加对外汇的需求,而外汇的供给不足,从而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币的国际地位降低,可能导致短期资本外逃,从而对本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带来不利影响。
②如果一国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不仅会严重消耗一国的储各资产、影响其金融实力,而且还会使该国的偿债能力降低,如果陷入债务困境小能自拔,这又会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并失去在国际间的信誉。如20世纪80年初期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债务国出现长期国际收支逆差,不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所致。
③国际收支逆差一般会引起本币汇率下浮,该国货币当局如小愿接受这样的后果,就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抛售外汇和收回本币,这会形成国内货币紧缩形势,促使利率水平上升,影响本国经济增长,从而引起失业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相对和绝对下降。
(2)国际收支顺差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①持续性顺差会使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货币资金增加,或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抢购本国货币的情况,这就必然产生对本国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由于市场法则的作用,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就会上涨,小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对本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不良影响。
②持续性顺差会导致一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因为如果国际贸易出现顺差,那么就是意味着国内大量商品被用于出口,可能导致国内市场商品供应短缺,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另外,出口公司将会出售大量外汇兑换本币收购出口产品从而增加了国内市场货币投放量,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如果资本项目出现顺差,大量的资本流入,该国政府就必须投放本国货币来购买这些外汇,从而也会增加该国的货币流通量,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③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容易引起国际摩擦,而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就意味着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因其顺差而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他们要求顺差国调整国内政策,以调节过大的顺差,这就必然导致国际摩擦,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演越烈的欧、美、日贸易摩擦就是因为欧共体国家、美国、日本之间国际收支状况小对称之故。
可见,一国国际收支持续小平衡时,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该国经济带来危害,政府必须采取适当的调节,以使该国的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
8. 简述汇率决定货币分析法(money approach)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答案】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汇率决定理论是分析汇率大小及变动规律的学说。20世纪70年 代以来,将汇率作为一种资产价格(即一国货币资产用另一国货币进行标价的价格)的分析方法应用到汇率决定 理论中,形成了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说,取代了汇率的国际收支流量分析。根据对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可替代性 的不同假定,资产市场说可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