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零22天女性患儿,因发现面色苍白3个月入院,无出血倾向,无发热,无咯血及黑便,无尿色明显加深,无皮疹。面色苍白逐渐加重,分别于入院前半月及入院前3个月于院外查到重度贫血而输血两次共100ml,输血后短暂面色红润,很快又苍白。病后曾服用"补血药"治疗病情无好转。体检:生长发育尚好,肝肋下3cm,脾肋下2.5cm,无皮疹及黄疸。呼吸急促,心前区闻及柔和SMⅡ/Ⅵ,双肺无显著异常。提示:输血后血液分析结果:WBC:7.2×109/L,PLT:312×109/L,Hb:63g/LMCV:97.5fl,MCH:30.7pg,MCHC:344g/L,Rc:0.003,胸片未见胸腺肿大征象。针对原发病应用什么药() A.利尿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抗生素。 叶酸。 维生素B12G.GM-CSF。
下列哪项错误地叙述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单体可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 FDP各碎片仍具有与纤维蛋白(原)相同的抗原性。 D-D二聚体是原发性纤溶的有效指标。 FDP、D-D二聚体是诊断DIC的重要指标。
患者,女,20岁,外伤骨折后,在口内行即刻根充术后转修复科,口腔检查,冠2/3折断,不松动,根管内有充填物,叩(++)。余牙及咬合关系正常。根面预备时错误的是() A.根面预备成唇舌向的两个斜面。 两斜面相交,形成一偏根管口舌侧的近远中向的嵴。 对唇舌径小的患者,唇侧可预备成凹斜面。 不能制备出两个斜面时,可制备平面或凹面。 为保证桩冠的抗力性和稳定性,通常应在颈部做肩台。
鼻疖红肿范围不大,但疼痛剧烈是由于()。 感染部位深达软骨膜。 感染部位在皮脂腺内。 鼻尖和鼻前庭的皮肤与软骨膜粘着很紧。 该处的血管神经丰富。 炎症分泌物。
汇率风险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风险是()。 商业性汇率风险。 债权债务风险。 储备风险。 贸易性汇率风险。
某中学生,15岁。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以常规治疗,症状无缓解。医生告诉家长,此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医院正在尝试使用一种疗效不肯定、有一定风险的药物。其家长表示愿意做这种试验性治疗。但没有履行书面承诺手续。治疗二天后,病人病重,抢救无效,死亡。此后,家属否认曾同意这种治疗方案,称是"拿病人做试验",要追究医生责任,于是造成医疗纠纷。病人家属称本案是拿病人作试验并告上法庭,理由如下,但其真实的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