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A. 教育万能论

B. 劳动力市场理论

C. 筛选假设理论

D. 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看题干就能发现,这道题主要是问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主要讲述了,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能够让国民经济和个人收入都有提高,提出这个理论就是为了让人们重视教育,让人们舍得在教育上投资,这样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教育万能论主要是说,教育是万能论代表人物爱尔维修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否定了遗传的作用,认为人的善恶,愚钝和聪明完全都是后天教育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理论是皮奥雷、多格林、戈登等人提出来的。主要是反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舒尔茨的教育水平和个人收益成正相关是不全面的,收益和所在的劳动力市场有关系,跟教育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又与人的性别,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有关系。

2. 诗赋考试始于( )

A. 西汉

B. 魏晋

C. 隋朝

D. 唐朝

【答案】D

3. “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C

4. 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

A. 墨翟

B. 孟柯

C. 王充

D. 韩愈

【答案】C

5. 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A. 注意策略

B. 复述策略

C. 编码组织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学习策略的含义的考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添加、构建和生成,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其中,记忆术是适用于简单知识学习的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注意策略指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选择性地指向重要内容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告知目标、使用标识重点的线索等; 复述策略指为了促进信息保持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各种方法,包括画线,复习策略等; 编码与组织策略指用某种结构将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各种方法,包括列提纲,画图表,流程图,网络关系图等。

6. 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

A. 黄炎培

B. 晏阳初

C. 梁漱溟

D. 陈鹤琴

【答案】D

7.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雷佩尔提提出的为接受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受教儿创设的教育机构是( )。

A. 儿童之家

B. 青年之家

C. 国民教育之家

D. 劳作教育之家

【答案】D

【解析】《雷佩尔提方案》是由受到卢梭教育思想影响的雷佩尔提主张颁布的,他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的灌输、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及劳动技能的获得。

8. 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一命题的教育学是( )。

A. 凯洛夫

B. 赞科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阿莫纳什维利

【答案】B

【解析】赞科夫主要是通过他的“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实验来发展苏联的教育理论的。其代表作有:《和教师谈话》、《教学与发展》等。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实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他提出了5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即体现了这样的教学原则。

9. 在测量调查中,用“1”代表男性,用“2" 代表女性。这一测量属于( )。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测量调查类型的理解掌握程度。定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在这个测量水平上,数字仅是代表或者表示事物,而无人和数量大小的含义。定序测量:是比定名测量高一级的水平,量表中的数据己经有了数量大小的含义,在顺序量表中,数字仅仅表示等级或者书序位置。定距测量:数字不仅可以按大小进行排列,而且一定数量的差异在整个量表的所有部分都是相等的,也就是有相等单位。由于等距量表中的数字有相等的单位,因此,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比率测量:是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因此,等比量表中的数字可以进行任何形式的运算。这道题可以看到,“1”“2”只是起到一个区分的作用,没有任何有关顺序,距离,比率的关系。

10.以掌握为日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 )

A.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