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834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填空题

1. 系统为每一台设备确定一个编号,以便区分和识别,这个确定的编号称为设备的_____号。由用户在程序中定义的设备编号称为设备的_____号。

【答案】绝对号,相对号

2. 文件的符号名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

【答案】文件目录

【解析】文件名或记录名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是通过文件目录来实现的。有单级目录、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几种目录结构。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是为了解决文件的重名问题和提高搜索速度而提出来的。多级目录构成文件树形结构。另外,为了便于共享,把目录项中存放的文件说明信息划分为两部分:文件内部标识符和文件说明信息部分包含文件名与存取控制信息以及结构信息等。

3. 访问磁盘一个数据块的时限由三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和数据传输时间。

【答案】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

【解析】考查磁盘访问时间的组成。这是文件存储设备的性能参数。当活动头磁盘驱动器工作时,磁盘以恒定的速度旋转,为了读和写,磁头必须置于适当的磁道和扇区上。寻道包括在活动磁盘系统中移动磁头,或是在固定磁头系统中选择一个磁头。所需的时间称为寻道时间。一旦磁道选择好,磁盘控制器等待,直到合适的扇区转到磁头下。这个时间称为旋转延迟时间。接着,磁头到达某个位置后开始进行读写,这是数据传输时间。

4. 对任何一个文件,都存在着两种形式的结构,即_____结构和_____结构。

【答案】逻辑;物理

【解析】考查文件的两种结构。文件组织结构分为文件的逻辑结构和文件的物理结构。前者是从用户的观点出发,所看到的是独立于文件物理特性的文件组织形式,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而后者则是文件在外存上具体的存储结构。

5. 在请求页式管理中,当地址转换机构发现所需的页不在_____时,产生_____中断信号,由中断处理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答案】内存,缺页中断

6. 文件的物理结构有:顺序结构、_____和索引结构。

【答案】链接结构

【解析】文件的物理结构有连续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

7. 文件系统的重要职责之一是管理磁盘空间,相关的两个问题包括_____和_____。

【答案】空闲空间的分配;空闲空间的管理

【解析】文件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如何在外部存储介质上为创建文件分配空间,为删除文件回收空间以及对空闲空间的管理。磁盘可以随机存取的特性非常适合文件系统的实现,因此磁盘是最常用的文件外部存储介质。这里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磁盘空闲空间的分配,二是磁盘空闲空间的有效管理。

8. 中断源是指_____,断点是指_____。

【答案】引起中断的那些事件;被打断执行的程序的暂停点

9. 提高内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_____功能实现的,_____的基本任务是为每道程序做_____。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_____功能实现的。

【答案】对换,内存扩充:允许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大于内存空间:内存保护。

【解析】综合考查存储管理的相关知识:裸机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内存到外存的对换、允许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大于内存空间、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对换、内存扩充等。

10.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_____和应用软件。

【答案】支撑软件

11.文件的存取除依赖于其物理结构外,还依赖于存放文件的_____特性。

【答案】存储设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件的存取方式等相关内容。

由于文件的性质和用途不同,以及用户对文件使用的要求不同,因而对文件的存取方式也不同,通常分为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

(1)顺序存取,是指按文件的逻辑地址顺序存取,例如,对有结构的记录文件,可按记录的排列顺序依次存取;对无结构的字符流文件,则以字符的顺序依次存取;

(2)随机存取,也称直接存取,它允许随机存取文件中的任何一个记录,而不管上一次存取了哪个记录,它按照记录的编号,通过移动读/写指针的办法来存取文件中的任一记录。

文件的存取密切地依赖于文件的物理结构,也依赖于存放文件的存储设备的特性。如磁带是典型的顺序存取设备,而磁盘则是典型的随机存取设备。

12.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是多道、_____和_____。

【答案】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

【解析】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引入了多道程序设计的技术。它按一定的算法从队列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共享CPU 和系统的各种资源,并发地执行。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若干个程序宏观上同时执行,微观上交替执行。当其中一个程序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占用CPU 时,其他程序占用CPU ,提高了CPU 的利用率。因此,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是多道、宏观上并行和微观上串行。

二、选择题

13.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

A. 解决碎片问题

B. 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

C. 回收空白区方便

D. 摆脱用户干预

【答案】A

【解析】在连续分配方式中,很容易产生不能被利用的小分区,也称碎片。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碎片问题。

14.采用DMA 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一个时间( )。

A. 指令周期

B. 机器周期

C. 存储周期

D. 总线周期

【答案】C

15.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权级的合理时机是( )。

A. 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B. 进程刚完成I/O操作,进入就绪列队

C. 进程长期处于就绪列队

D. 进程从就绪状态转为运行态

【答案】A

【解析】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找出哪个选项中的进程应当被赋予低优先级。

A 项中,采用时间片算法处理进程调度时,如果进程时间片用完,则需要暂停执行,并插入到就绪队列的末尾,也就是优先级最低,所以降低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时间片用完时。另外,如果采用多级反馈调度算法,当时间片用完,进程还未结束,则要放到下一级队列中;

B 项中,进程完成I/O操作后,进入就绪队列时应当排在就绪队列末尾,其是优先级最低的进程,不应再降低其优先级,而且为了让其及时处理I/O结果,可以适当提高优先级;

C 项中,进程长期处于就绪队列,需要增加优先级使其尽快得到执行,不然会产生饥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