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皖南医学院医学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前瞻研究
【答案】前瞻研究是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其目的是预见。
二、简答题
2. 简述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按研究涉及的时间可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前瞻研究和回顾研究。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实验法。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卫生
【答案】心理卫生又称心理健康,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简答题
2. 应激源有哪几类?
【答案】(1)躯体性应激源:指作用于人的肉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刺激物。
(2)心理性应激源:包括人际关系冲突,个体的强烈要求或过高期望,
(3)社会性应激源有两大类:一是客观的社会学指标:指经济、职业、二是社会变动与社会地位的不适应。能力不足或认知障碍等。婚姻、年龄、受教育水平等差异。
(4)文化性应激源:是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改变造成的刺激或情境。
一、名词解释
1. 优生学
【答案】优生学是研究改善物种遗传素质,特别是通过社会控制和改善人类配偶生殖的科学。
二、简答题
2. 简述感觉对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案】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具有直接性特点。感觉虽然很简单,但却很重要,它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们能够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因而有可能实现自我调节。没有感觉提供的信息,人就不可能根据自己机体的状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感觉剥夺”的实验表明没有由感觉提供的外界信息,人就不能正常地生存。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依靠人对环境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因此,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