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尿崩症下列错误的是() 由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的称中枢性尿崩症。 仅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以烦渴、多尿、低比重尿、低渗尿为特点。 分中枢性尿崩症及肾性尿崩症两种。 起病隐袭,常有原发病的表现。
某产妇,27岁,第一胎孕足月,见红8小时,于2007-1-12上午9时入院。查:T36.7℃,P80次/分,R21次/分,BP122/74mmHg,心肺未见异常,宫高35cm,腹围92cm,胎位右枕前,胎心138/分。超声提示:胎儿双顶径9.2cm,股骨长7.2cm,羊水指数10.2cm。提示:病人有下坠、便意感加重,宫缩25~35秒/7~8分,强度弱,胎心150次/分,胎心监护出现晚期减速,羊水2度。其目前恰当处理是()。 A.静点缩宫素加强宫缩。 立即剖宫产。 协助胎头顺时针转135度。 协助胎头逆时针转135度。 可待自然分娩。 不干预。
男童2岁,近1周于口周、鼻孔处出现红色小丘疹,渐成脓疱。疱破后结黄色厚痂,波及耳廓处,伴瘙痒。体检:下颌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患儿体温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正常。应考虑为() 湿疹伴感染。 寻常型脓疱疮。 单纯疱疹。 疖肿。 毛囊炎。
患者,女,60岁,臀部、双下肢皮肤起脓疱2周,自觉疼痛,损害渐扩大向深部发展呈溃疡而就诊。有糖尿病史5年。体检:一般情况良好,臀部、双下肢可见散在性脓疱,部分破溃结黑色厚痂,如蛎壳状,痂脱后形成边缘陡峭的溃疡。应考虑为() 深脓疱疮。 毛囊炎。 痱子。 疖疮。 二期梅毒。
斜井和斜长()m以上的采区轨道上下山(包括车场)都要实行封闭管理,禁止行人, 200。 250。 300。
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