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633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633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633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2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633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23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633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34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633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46
一、名词解释
1. 借代
【答案】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①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③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④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
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⑤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2. 修辞
【答案】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4.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
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5.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6.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7. 次方言
【答案】次方言是方言的一个分支。汉语主要有一七种方言,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即为次方言。例如官话方言下属的次方言有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它们都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归阳平,华北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而言,古入声字归入四声。
8.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
,还包括仿句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
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9.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10.异读词
【答案】异读词是指读音有差异但词义完全一样的词。例如“教室”有和两种
,读法,但意义都一样。这种词语就称为异读词。国家语委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作为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标准。异读词读音规范有三种情况,一是合并多种读音,二是从俗改音,三是明确读书音和口语音。
二、简答题
11.举例说明“草书楷化”这种汉字简化方法。
【答案】草书楷化,是钟明善先生在《于右任书法字典》的“序”中提出来的,具有远见卓识的观点。草书是为了在实用中节省时间,书写快捷而发展起来的。字的简化,也是为了书写快捷,节省时间而进行的改革。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
草书笔画简单,多是一笔书,打破了楷书的形体和结构,但笔画不清晰。把群众比较熟悉的草书字的笔形改用楷书的写法,就可以达到减少笔画的要求。例如:
长(長) 专(専) 书(書) 尧(堯) 为(爲)
12.举例说明普通话音位/a/的主要音位变体及其出现的条件。
【答案】/a/主要有四个音位变体:
[a]出现在韵尾[-i]或[-n]之前; 如爱和含(1) 中的a 就是这一音位变体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2)[A]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 如音节他ta 中的a 就是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中,为音位变体[A]。
(3)[a]出现在韵尾[-u]或[-ŋ]之前; 音节唐tang 和套tao 中的a 就是这一音位变体[a]。
(4)出现在韵头[i-]或[-n]之间。如音节天tian 中的a 。
13.指出下面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说明用哪种功能类的词语充当。
①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②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
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④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发生兴趣。
⑤当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渡金沙江时总指挥贺龙写的一封信已经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发现。
⑥越王勾践独自坐在石室里。
⑦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
⑧几乎大多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评价还莫衷一是。
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好的30年。
【答案】①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动宾‖动宾) ②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联合‖偏正)或(联合‖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