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赣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原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协调
【答案】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力一式。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2. 民族自决权
【答案】民族自决权的主体包括三种:一是处于殖民统治之下、正在争取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民族; 二是处在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下的民族; 三是主权国家的全体人民。对于单一民族国家来说,民族自决权的主体是指单一的民族;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自决权的主体是指一定领土范围内多民族构成的整体。在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享有与同一国家内其他民族平等的权利,但一般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不是民族自决权的主体,个人也不能因为属于某一民族而随意主张所谓的自决权。 民族自决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于受殖民统治或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下的民族来说,民族自决权就是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或恢复独立主权国家的权力。对于己经建立独立国家的民族整体来说,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不存在这种意义上的民主自决权,他们享有的是属于国家主权范围的民族自治权利; ②民族自决权指各民族国家有权不受外来干涉地决定其政治地位,自由选择适合其自身发展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制度,自由追求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自由处置其自然财富和资源的权利等。
3. 政治动机
【答案】政治动机是政治心理的若干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背后,是政治行为的内驱力。
政治动机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和政治目标两个方面有机构成。政治动机是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
4. 福利国家
【答案】福利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力一式。福利国家的最初实际尝试起始于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后的美国罗斯福“新政”。从统治方法上看,它与自由主义方法、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统治方法相区别,但其本质上依然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融合的表现。
5. 政治关系
【答案】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关系:利益关系、由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政治权力关系、益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政治权利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确认和保障利而政治关系的
6.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7. 多党合作制
【答案】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多党合作制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在于:
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
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
8. 立宪君主制
【答案】立宪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它通常存在于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妥协而告终的国家,立宪君主政体本身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
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也不一样,立宪君主政体可以分为_元君卞制和议会君主制。
①二元君主政体形式上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可是,实际上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二元君主制一般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当代的尼泊尔、摩洛哥、约旦等。
②议会君主政体的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君主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实际限制,一般只具有国家象征意义。议会君主政体的议员是选举产生的,并有特定任期,君主则是世袭终身任职的,因此,议会君主政体只是部分意义上的残缺的君主制。这种政体通常是那些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不够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形式,当代的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国仍然保留着这
种政体。
二、简答题
9. 政治统治的特征
【答案】政治统治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内在矛盾的选择途径,是这一矛盾的基本行为体现。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以此巩固政治权力主体地位、维护既有制约关系并保证政治权力效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控制社会政治冲突,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建立和维护其与社会成员之间权威与服从关系的行为。作为控制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行为,政治统治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是政治统治行为发生的动因,构成政治统治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即,政治统治行为的诸方面因素,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体现的诸多具体实际行为,其轴心和指南都是政治权力主体地位的维护和政治权力主体意志和要求的贯彻。
(2)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
为使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政治权力主体必须把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这一转化就成为政治统治行为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政治统治行为的这一内容特征,是由政治权力制约关系内在矛盾的解决途径规定的。
(3)以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为道义依据。
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是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政治联系,这种社会政治联系不仅表现为它们之间政治力量对比意义上的关系,政治行为方式和互动意义上的关系,政治规则和制度意义上的关系,而且表现为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意识和心理层次上的关系形态。
(4)以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为政治功能。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通常需要把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控制和约束在社会政治秩序的范围内。因此,政治统治行为转化政治权力关系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的活动,经常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构建和维护政治秩序的活动。
(5)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政治统治行为是政治权力主体把社会和政治冲突控制在社会政治秩序范围内的活动,是建立和维护政治权力与社会其他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权威与服从的活动,是使得这些力量和成员处于可支配和可约束范围内的活动。因此,在社会公共利益的多重价值和政治权力的多重功能中,政治统治行为力求实现的是社会安全和稳定的价值,它以这些价值作为行为的基本取向。
10.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答案】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有:
(1)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是社会政治发展的质变,代表着旧的生产力的阶级及其国家与代表着新的生产力的阶级及其国家本质上是对立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