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10万人口,2001年全死因死亡1000例。该年结核病患者总数为200人,其中男120人,女80人;结核病死亡40人,其中24例为男性。根据上述资料,该镇2001年的粗死亡率为() A.2‰。 60‰。 10‰。 20%。 上述资料不能计算出粗死亡率。
患者女性,35岁。黄疸、贫血伴关节酸痛3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脾肋下2cm,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5×109/L,血小板120×109/L,网织红细胞25%,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尿隐血试验(-)。诊断该病最可靠的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 B.尿胆原排泄增加。 C.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D.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E.红细胞寿命缩短。
患者男,11岁,因“间断不自主动作4年”来诊。表现为阵发性眨眼、皱眉、耸鼻、肢体甩动等,伴不自主发声,不伴意识障碍。症状时轻时重。入睡早期时有突发性肢体不对称抽动,瞬间自行缓解。现上小学4年级,学习成绩优良,与老师和伙伴关系良好。家族史无特殊。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睡眠期双侧中央区阵发性小棘波。应进行的检查有() A.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 血钙测定。 血糖测定。 IQ测定。 行为测试。 颅脑CT或MRI。 试验性抗癫痫治疗。
在特定的疾病情况下,某种细胞因子测定可作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下列哪种疾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LPS刺激后其IL-1和IL-2分泌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 A.慢性乙肝。 酒精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脂肪肝。 血吸虫性肝硬化。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可分为() 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和预防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和临床试验。 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 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干预实验。 横断面研究、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