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息

【答案】信息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这是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从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认识角度出发,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①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 ②扩缩性; ③组合性; ④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⑤相对性。

2. 受众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是指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为谁服务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内容。受众定位的总体指导原则是宽窄适度,范围适中。媒介清晰、准确的受众定位是有着认真、细致的筹划、设计过程,最关键的步骤是在正确的定位原则指导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3. 公共传播

【答案】公共传播是指政府、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信息传输和意见交流的过程。公共传播是信息在当代社会的一种传递方式,包括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和舆论传播(口头议论、道德评议等),也包括多媒体视频音频和网络媒体等最新传播形式。公共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①人际层面的公共传播,如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专家与公众进行的面对面交流。②群体层面的公共传播,如在学校、商场、某个社区或组织内召开的小范围的座谈会。③组织层面的公共传播,如在某个单位、公司或组织内传递信息。④大众层面的公共传播,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大众传媒传递信息。在公共传播中,新闻或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4. 舆论导向

【答案】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而言,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5. 新闻自由

【答案】新闻自由是指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

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和电视的播送自由、发表新闻评论及开展批评的自由。新闻自由这个口号,是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出版自由》一文中提出的,1789年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后正式列入宪法条款。资产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武器; 无产阶级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主张,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和精神交往的垄断。“新闻自由”推动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6. 新闻的“共同兴趣”

【答案】新闻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而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新闻的共同兴趣是建立在受众对当前变动事实的共同关心的基础上,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提倡共同兴趣会把阶级性丢掉。任何一种大众新闻传播工具,不管宗旨、目的是什么,它想要存在下去,就必须考虑受众的共同兴趣。

7. 新闻本源

【答案】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它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回答“新闻是什么? ”、“新闻从哪里来? ”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8. 知识沟

【答案】知识沟是蒂奇诺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即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进而产生了知识沟。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二、简答题

9. 简述报纸的分类。

【答案】报纸主要有五种分类方法:

(1)以办报方针划分

①政治性报纸。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多由政党、政治团体、国家机关来主持,用以宣传一个政党、政府的政治主张、纲领、政策。报纸新闻以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并且非常重视言论。

②商业性报纸。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报纸竭力开拓销路以争取广告客户,提高广告收费标准。内容一味迎合读者,一般不重视言论,有些以消息的量多、迅速而吸引读者,有些以凶杀、

色情、奇闻趣事等新闻刺激读者。

③政治性的企业报(政企合一型)。既追求利润又追求政治利益,经济上作为信息产业独立经营,政治上有既定目标。如旧中国著名的《大公报》是中国第一章政企合一型报纸。

(2)以报纸内容分

①综合性报纸。面向整个社会,包括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刊登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新闻,如我国的《人民日报》等。综合性报纸应满足读者了解世界、国家或本地区全面的情况的需求。

②专业性报纸。集中地反映一个行业、一个系统或某一阶层、某一年龄层次的读者所需要的新闻,如中国的《体育报》等。

③严肃的高级报纸。以刊登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内容严肃,格调较高,一般不刊登黄色新闻和黄色广告。‘已们以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社会名流为主要读者对象。

④大众化的通俗报纸。以刊登社会新闻、文化娱乐、知识介绍为主要内容,往往有许多黄色新闻,以社会下层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

(3)以阶级属性分

①无产阶级报纸。自发地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办报。 ②资产阶级报纸。自觉地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指导办报。

(4)以发行范围分

①全球性报纸。面向全世界发行,并在世界各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

②全国性报纸。面向全国发行,如中国的《人民日报》等。这类报纸大量刊登世界和全国性的新闻。

③地方性报纸。在本国以一个区域为主要读者对象,如我国的省(市)、地(市)报,以刊登本地新闻为主。

(5)以出版时问分

①日报。每天出版一次,一般在上午发售。多刊登硬新闻,要求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或本地的重大新闻,为人们在工作中决策提供依据。

②晚报。每天下午发售,供人们在晚饭前后阅读。有更多的趣味性。

③周报(包括周二、周三报)。每周发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周报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既有报纸的特点又有杂志性内容。

(6)目前,在我国公开发行的2000多家报纸中,人致有三种类型:

①共产党县、市级以上的机关报。

②晚报、都市报。

③专业性报纸。

10.简述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其防范。

【答案】(1)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