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主治医师题库>儿科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小儿身高测量时有两种方法,即立位与仰卧位,所测之值()

A . A.立位值=仰卧位值
B . B.立位值=仰卧位值减去0.5cm
C . C.立位值=仰卧位值减去1~2cm
D . D.仰卧位值=立位值减去1~2cm
E . E.仰卧位值=立位值减去0.5cm

男性,54岁。右上肺癌患者,在住院化学治疗期间渐起右下肢肿胀,疼痛。Doppler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炎。予抗凝治疗一度有所改善。早餐进食时突感气急、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检查见患者明显紫绀,不能平卧,心界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P亢进,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奔马律。左下肺呼吸音降低。既往有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史。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栓塞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B.急性左心衰竭。 C.肺癌恶化和压迫大气道。 D.窒息。 E.急性心肌梗死。 胰腺癌介入治疗的禁忌证不包括以下哪种() 恶液质患者。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严重凝血功能异常。 大量腹水。 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腺癌。 男性,54岁。右上肺癌患者,在住院化学治疗期间渐起右下肢肿胀,疼痛。Doppler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炎。予抗凝治疗一度有所改善。早餐进食时突感气急、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检查见患者明显紫绀,不能平卧,心界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P亢进,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奔马律。左下肺呼吸音降低。既往有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史。下列哪项非创伤性检查最有诊断价值?() A.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向量图。 CT。 MRI。 测定右心室功能较可靠的方法是()。 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 99mTc焦磷酸盐法心肌显像。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心肌代谢显像。 患者男,60岁,工人。因"突发头痛,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能4h"入院。患者于4h前活动中突然头痛,以左侧头项部为重,呈持续性胀、跳痛,程度较剧烈,同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能,呕吐2~3次,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意识障碍及抽搐发作。在附近医院测量血压29.3/16.0kPa(220/120mmHg)。病程中无发热,未进食,二便正常。高血压病史11年,平时血压维持在21.3~24.0/13.3~14.7kPa(160~180/100~110mmHg)之间,未经系统治疗。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6.9℃,脉搏9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80/110mmHg。神经系统检查:嗜睡状,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动静脉比例1:2;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变浅;咽反射存在,双侧软腭上举有力,悬雍垂居中;伸舌右偏,舌肌无萎缩。右侧肢体肌力3级,右侧痛觉减退;右侧肱二、三头肌肌腱反射及膝腱、跟腱反射较左侧略活跃;双侧掌颌反射阳性;右侧Babinski和Chaddock征阳性,左侧阴性。无脑膜刺激征。头部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大小约为3.1cm×5.2cm,ECG:左心室高电压。该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A.头颅MRI。 头颅CT。 腰椎穿刺。 脑电图。 DSA。 小儿身高测量时有两种方法,即立位与仰卧位,所测之值()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