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999影视理论专硕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子空间
【答案】借用吉布森关于电子空间的概念:电子空}, ll}是一种全球联网的、电脑支持的、多维的、人工的或虚拟的现实。在这种现实里,每台电脑就仿佛是扇打开的窗,人们所看到或者听到的事物既不是物质的事物,也不是物质的事物的影像,而是由数据或者纯信息构成的事物形式上的特征和行为。按照现今普遍的用法,电子空间(cyberspace )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它囊括了万维网、互联网、电子邮递名录、讨论区和论坛、聊天室、多人交互式游戏以及电子邮件。
2. 新闻法规
【答案】广义的新闻法规是指调整新闻传播领域各种关系,保护、保障新闻传播活动中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新闻法规是指为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专门制定的新闻法。日前我国尚未颁布新闻法。世界各国新闻立法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缓和趋势,把事前检查制、批准制、保证金制改为实行追惩制; 二是新闻约束伦理化,逐渐重视新闻界本身的道德自律的作用。
3. 平民法
【答案】平民法是指某讲话者以他和他的观点来自“人民”(“平民”)为由,试图让受众相信他们。过去,“平民法”多用于政治宣传,在广告中比较少用。但最近儿年来,宣传商业产品的此类广告已逐渐增加。
4. 光辉泛化法
【答案】光辉泛化法是指将某事物与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人们不经证实而接受或赞同这一事物。光辉泛化法的使用极其普遍,以至于我们很少注意它。产品名称与促销最常使用好字眼的地方是产品的名称,有时广告中使用的光辉泛化法存在很大程度的欺骗性,以致引起法律纠纷。
5. 精确新闻学
【答案】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二、简答题
6. 在新浪微博开通一年有了众多用户之后,搜狐和腾讯也先后进入微博市场。请从传播学的角度谈谈微博的力量及其发展。
【答案】(1)微博的含义
微博是在Web2.0时代下新媒体的新兴产物,其本质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能被关注”,正是微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2)微博的作用
①微博聚集微力量,助力公益事业
微博短小便捷、实时交互的特点让公益活动更有效率,传播范围更广,强调草根等特性则让公益之花处处开放,让公益变得随时随地,无处不在。
②引导舆论,改变舆论格局
众多公共事件和热点新闻始发于微博,有人认为微博是“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无论是重大事件、防灾救灾,还是公民权益、社会救助等领域,微博往往都起到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③公民报道者大量涌现
微博所引领的“自媒体”时代,让每个人可以通过微博成为公民报道者。微博颠覆传统媒体圈的生态,随着用户获取与发布能力的提高,将进一步削弱信息传播中心的话语权。
④微博改变着社会关系和生活力一式
在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和新闻的源头,直接改变和颠覆了原有的信息传播和舆论传播的模式。因为它不仅是一场信息革命,也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沟通方式。
(3)微博的发展前景分析
①即时搜索功能
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随时随地、便捷、高效的即时传播,它“零时间”提供了一个满足个人碎片化倾诉与沟通的新空间,革新了网络媒体中博客、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的传播形态与传播速度。同时,也可能衍生出微博最被看好的一项新的盈利模式一一即时搜索功能。
②电子商务功能
互联网数据中心在调查中发现,电子商务是微博用户最希望增加的新功能之一。企业在微博上开展直销、商家在微博上发起团购,可能会成为微博上电子商务的重要体现。
微博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以及集成性的特点,有利于有共同诉求的群体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在一起; 同时,微博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也使得微博在执行团购效率方面,是普通团购网站所无法比拟的。
③手机微博产品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用户群体社交升级的需要,手机微博类产品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而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结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手机微博类产品也会更好地满足用户群体日益增强的信息需求和良久性的互动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