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齐鲁工业大学信息学院872数据结构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双向链表指针P 的结点前插入一个指针q 的结点操作是( )。 A. B. C. D.
【答案】C
2. 对矩阵压缩存储是为了( )。
A. 方便运算
B. 方便存储
C. 提高运算速度
D. 减少存储空间
【答案】D
【解析】压缩存储也就是对那些没用的元素不进行存储或者对那些具有一定规律的相同元素放在一个存储空间,目的就是为了节省空间。
3. 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
B. 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的可靠性最差
C. 同步通信方式中,同步时钟信号可由多设备提供
D. 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
【答案】C
【解析】A 项正确,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主从模块都需要等待确认后才能撤销其信号;B 项正确,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没有相互确认机制,因此可靠性最差;C 项错误,同步通信要遵循统一的时钟信号,不能由多设备提供;D 项正确,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
4. 在下列存储形式中,哪一个不是树的存储形式?( )
A. 双亲表示法
B. 孩子链表表示法
C. 孩子兄弟表示法
D. 顺序存储表示法
【答案】D
【解析】顺序存储就是利用一段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中的元素。树中某个结点的孩子可以有多个,这就意味着,无论用哪种顺序将树中所有的结点存储到数组中,结点的存储位置都无法直接反映逻辑关系。因此简单的顺序存储表示不能满足树的基本要求。常用的三种树的表示法为:双亲表示法、孩子链表示法、孩子兄弟表示法。
5. 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FTP 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 )。
A. 建立在TCP 之上的控制连接
B. 建立在TCP 之上的数据连接
C. 建立在UDP 之上的控制连接
D. 建立在UDP 之上的数据连接
【答案】A
【解析】对于FTP , 为了保证可靠性,选择TCP 。FTP 应用需要建立两条TCP 连接:一条为控制连接,另一条为数据连接。FTP 服务器打开21号端口,被动的等待客户的连接建立请求。客户则以主动方式与服务器建立控制连接,客户通过控制连接将命令传给服务器,而服务器则通过控制连接将应答传给客户,命令和响应都是以NVTASCII 形式表示的。
6. 广义表则式子
【答案】D
head 操作就是得到广义表中第一个的原子。【解析】
素构成的表。也就是toil 得到的元素需要在外层再加一个( )。
7. 已知一算术表达式的中缀表达式为其后缀形式为( )。
【答案】D
【解析】后缀表达式:在程序语言中,运算符位于两个操作数后面的表达式。
8. 对一组数据(2, 12, 16, 88, 5,10)进行排序,若前三趟排序结果如下:
第一趟:2,12,16, 5,10,88
第二趟:2,12,5,10,16, 88 第三趟:2,5,10,12,16, 88
则采用的排序方法可能是( )。
A. 起泡排序
B. 希尔排序
C. 归并排序
D. 基数排序
【答案】A
【解析】题目中所给的三趟排序过程,显然是使用起泡排序方法,每趟排序时从前往后依次
的值为( )。
操作就是得到除第一个原子外剩下元
,待序列中的记录“基比较,使大值“沉底”。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先对序列进行“宏观调整”
本有序”时再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宏观调整的方法是:通过某种规则将大的待排序序列分割为若干小的待排序序列,再依次对这些小的序列直接插入排序。宏观调整可以多次,每次分割的序列数逐渐増多,而每个序列中所包含的元素数逐渐减少。归并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将多个小的有序序
,直至整个序列为有序为止。 基数排序是分配排列合并为一个大的有序序列,然后“逐趟归并”
序的一种,这类排序不是通过关键字比较,而是通过“分配”和“收集”过程来实现排序的。 本
,显然使用的是起泡排序法。 题中,很容易看出大值逐渐“沉底”
9. 假定基准程序A 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100秒,其中90秒为CPU 时间,其余为间。若CPU
速度提高
A.55秒
B.60秒
C.65秒
D.70秒
【答案】D 。
CPU 速度提高【解析】即CRJ 性能提高比为1.5, 改进之后的CPU 运行时间秒。速度不变,仍维持10秒,所以运行基准程序A 所耗费的时间为70秒。
10.在’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 提供服务的协议是( )。
A.PPP
B.IP
C.UDP
D.TCP
【答案】B 。
【解析】首先明确ICMP 是网络层的协议,由于服务必须是下一层向上一层提供服务的,因此选项C 项中的UDP 和选项D 项中的TCP 属于传输层,在网络层上面,所以显然错误,而PPP 协议是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直接为网络层,也就是IP 层提供服务,ICMP 协议是封装在网络层,因此PPP 不能直接为ICMP 提供服务,ICMP 报文直接封装在IP 分组中,故答案是B 。
11.已知字符串S 为“abaabaabacacaabaabcc ”,模式串t 为“abaabc ”,采用KMP 算法进行匹配,第一次出现“失配” (
A.i=l,j=0
B.i=5,j=0
C.i=5,j=2
D.i=6,j=2
【答案】C ,i=j = 5,则下次开始匹配时,i 和j 的值分别是( ))。 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A 所耗费的时间是( )。 时
【解析】模式匹配(KMP )算法对普通的暴力匹配的改进在于:每当匹配过程中匹配失败时,主串(本题为S )的指针(i )不需要回溯,而是利用已经得到的“部分匹配”的结果将模式串(t )向右“滑动”尽可能远的一段距离后,继续进行比较。模式串“滑动”的距离是由模式串(t )本身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