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高级)题库>中西医结合外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14h,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恶心,无呕吐、腹泻、发热等。曾在门诊化验白细胞12.2×109/L,中性粒细胞0.85,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无血尿、有少量排气,排黄色稀便2次,量不多。6个月前曾有类似发作史,经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末次月经为10d前。体温36.8℃,脉搏88/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手术瘢痕,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右下腹压痛,轻度肌紧张,轻度反跳痛,未及明显肿物。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5次/min。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腰大肌试验(-)。血WBC15.2×109/L,中性粒细胞0.83。初步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 . A.急性胆囊炎
B . 回盲部肿瘤
C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D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E . 右侧输尿管结石
F .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G . 宫外孕破裂出血

痛风急性发作时应立即用痛风利仙治疗。 检测NK细胞不能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 酶释法。 放射性核素法。 荧光分析法。 电泳分析。 男性,65岁。腹胀,大便带有脓血2个月。查体:腹平、软,左腹部可扪及肿块。经检查诊断为降结肠癌,手术应切除的范围是() A.降结肠及其系膜。 降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 横结肠左侧部、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系膜和淋巴结。 横结肠左侧部、降结肠及其系膜及淋巴结。 以上都不是。 立卧位试验意义为:正常人立位后醛固酮、血浆肾素升高。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立位后醛固酮会进一步升高。醛固酮瘤立位后醛固酮上升不明显,有些还会下降。 下述前列腺癌的影像特点,哪项不对() 膀胱精囊角消失。 前列腺增大,边缘不规则。 薄层扫描,前列腺内可见稍低密度灶。 病灶多位于周边带。 常累及直肠。 患者女,3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14h,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恶心,无呕吐、腹泻、发热等。曾在门诊化验白细胞12.2×109/L,中性粒细胞0.85,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无血尿、有少量排气,排黄色稀便2次,量不多。6个月前曾有类似发作史,经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末次月经为10d前。体温36.8℃,脉搏88/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手术瘢痕,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右下腹压痛,轻度肌紧张,轻度反跳痛,未及明显肿物。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5次/min。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腰大肌试验(-)。血WBC15.2×109/L,中性粒细胞0.83。初步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