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46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数据结构(3门选2门)之数据结构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数据结构中,( )是非线性数据结构。
A. 树
B. 字符串
C. 队
D. 栈
【答案】A
【解析】非线性结构是指存在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关系。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树结构和图结构。
2. 在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中,顶点v 在链表中出现的次数是( )。
A. 顶点v 的度
B. 顶点v 的出度
C. 顶点v 的入度
D. 依附于顶点v 的边数
【答案】B
【解析】在有向图中,第j 个链表中的结点个数只是顶点的出度,为求入度,必须遍历整个邻接表。因此顶点V 在链表中出现的次数是顶点V 的出度。
3. 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都需要压桟以保护现场, 中断处理一定会保存而子程序调用不需要保存其内容的是( )。
A. 程序计数器
B.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C. 通用数据寄存器
D. 通用地址寄存器
【答案】B 。
【解析】中断处理与子程序调用最大的区别是中断处理程序与正在运行的进程可能无关, 而子程序调用与正在运行的进程有关。中断是要打断处理器的正常工作次序, 并要求其去处理某一事件的一种常用手段。因此, 除了要保护当前程序的地址, 计数器(指针) 和数据寄存器以外, 还需要保存程序状态字。子程序调用是与当前进程有关, 是正在运行的程序有意安排执行的, 这一类调用发生
的时间以及位置具有确定性, 处于同一个进程内, 因此不需要保存程序状态字。所以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不同的区别是中断处理程序必定会保存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4. 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地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可以采用下列哪一种查找方法( )。
A. 分块
B. 顺序
C. 折半
D. 哈希
【答案】A
【解析】分块查找,把线形表分成若干块,块间是顺序存储的,所以查找速度较快。在每一块中的数据元素的存储顺序是任意的,所以便于线性表的动态变化。
5. 若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第I 个元素及其前驱和后继元素的值,为节省时间应采用的存储方式( )。
A. 单链表
B. 双向链表
C. 单循环链表
D. 顺序表
【答案】D
【解析】线性表采用顺序表,便于进行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
6. 若用户进程访问内存时产生缺页, 则下列选项中, 操作系统可能执行的是( )
Ⅰ. 处理越界错
Ⅱ. 置换页
Ⅲ. 分配内存
A. 仅Ⅰ、Ⅱ
B. 仅Ⅱ、Ⅲ
C. 仅Ⅰ、Ⅲ
D. Ⅰ、Ⅱ和Ⅲ
【答案】B
【解析】用户进程访问内存时缺页会发生缺页中断。发生缺页中断, 系统地执行的操作可能是置换页面或分配内存。系统内没有越界的错误, 不会进行越界出错处理。
7. 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采用小端方式存放数据。假定编译器规定int 和short 型长度分别为32位和16位, 并且数据按边界对齐存储。某C 语言程序段如下:
若record 变量的首地址为0xC008, 则地址A. B. C. D.
【答案】D 。 中内容及的地址分别为( )。 32位整数a 需要占4个字节, 16位整数c 需要占2个字节, 而字符数据b 占一个字节。【解析】
a=273, 转换成十六进制是111H , 采用小端方式存放数据, 地址
边界对齐存储,
地址
中存放c 。
8. 某主机的IP 地址为, 子网掩码为。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中存放a ,
地址中的内容为11H 。由于数据按中存放b ,
地址中空闲,
地址分组, 则目的地址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D 。
【解析IPv4地址中的特殊地址, 直接广播地址, 也就是把主机位全部设置为1, 这里77的二进制是01001101, 子网掩码252的二进制是11111100, 由此可以看到77的前6位作为子网位, 后四位作为主机位, 由此可以知道其广播地址是
9. 在子网中, 能接收目的地址为
A.0
B.1
C.2
D.4
【答案】C , 也就是, 因此答案是D 。 的IP 分组的最大主机数是( )。
【解析】每个子网中忽略子网内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 本题中由于子网的比特数是30, 因此用于主机的只有2位, 即00, 01, 10, 11, 有效主机地址是2个,
这里
显然是其广播地址, 因此答案是C 。
10.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 发送方已发送了0H3号数据帧, 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 而0、2号帧依次超时, 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
A.1
B.2
C.3
D.4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