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56社会工作概论与理论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人类行为特点。
【答案】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及种族的繁衍,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生活环境。
(2)多样性。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各个不同的侧面。它有外显的和内隐的,有来自遗传的或后天习得的,有生理范畴的和社会范畴的,多种多样,十分复杂。
(3)动态性。人类行为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既受人们自身变化的影响,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
(4)指向性。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而且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
(5)可控性。人类行为是人发出的行为,人类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
(6)发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现在的行为又将成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2. 简述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
【答案】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论述如下: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福利体制基本是一种低水平、专业化发育不足和覆盖面狭小的剩余性社会福利,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行政管理与社会动员的方式来完成,以满足社会控制的需要,从而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与即时性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民间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发育不足,由真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几乎不存在。同时,由于单位制的影响,居民社会生活服务需要基本在单位内部得到满足,社区内自身的服务系统也很欠缺。
(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的经济与社会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刺激了经济的长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改革也导致传统的单位制福利的萎缩和单位对就业者个人责任的减少,企业事业单位包办社会福利服务的局面在改变,而传统的民政体制也面临资源和专业化不足的困境。更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迁,使公民的社会需要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出现。
(3)当前中国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对社会福利体制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
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民政部加快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措施。同时,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兴起,政府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努力。
3. 简析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答案】(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基本问题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发生条件及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产生以来就有两种取向:①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 ②以社会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称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尽管二者在研究方法上有较大差异,在对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角度上也有不解释,但它们的研究成果都丰富和发展着社会心理学。进而也有学者开始探索将二者统一起来的可能性。
(2)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社会心理学对以个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的贡献是直接的和明显的。当受助者的问题主要是个人性的,并与他的意识和认识密切相关时,社会工作者就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去分析和帮助他解决问题。由于社会工作的仟务与受助者的心理状态和态度有关,由于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细致、复杂的互动过程,所以社会心理学必然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柱。
(3)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心理学领域
社会心理学在总体上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尤以如下方面更为突出:人的社会化理论、人格理论、人类成长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群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认知理论、民族性格理论等。
4. 简述小组工作的一般性技巧。
【答案】社会工作理论中将社会小组工作一般技巧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关系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与成员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促进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2)观察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能够灵敏、细致地观察和判断个人、小组所面临的环境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确定适合的小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3)组织和介入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能够组成小组,介入小组出现的问题、冲突、突发事件等,把握和推进小组工作进程,在目标实现后结束小组。
(4)领导的技巧。小组工作者有时是以小组领导的角色出现的,因而要适当地运用专业技能与权威,主导和推进小组的进程。
(5)沟通的技巧。小组工作者是促进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桥梁,自身要与成员沟通,也要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并且与小组外部的环境,如机构、社区、人员等进行沟通。
(6)参与小组活动的技巧。小组成员自己设计了各种活动方案,小组工作者要愉快地投入其中。
(7)运用社会资源的技巧。为实现小组的目标,小组工作者要善于调动社会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的、机构的、新闻媒体的以及社区的资源。
(8)评估小组过程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给小组各种的活动订立指标,并做出评估。
5. 简述社会工作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工作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作为反贫困提供了专业价值观
①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这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是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的;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这种助人活动是建立在利他主义等价值基础上的。
②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工作中,协助案主摆脱困境与发展自我的能力,使其在离开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后也能够解决或避免发生类似其之前遇到的问题。
③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在十帮助案主在困境和无助中了解自己的真实处境,引导他们用一种客观、正确、健康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处境。
(2)社会工作为反贫困提供了“优势视角”
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受助者之所以身陷困难,是因为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其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帮助受助对象最重要的是赋权一发挥潜能、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这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不但致力于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且致力于促进人的发展。
(3)社会工作为贫困治理提供了专业的方法与技术
社会工作者不仅重视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还可运用专业的技术和手段。如在方法上运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运用个案辅导、团体技巧、社区资源调动、咨询、培训等多种介入方式和技巧,了解贫困者的困境,评估他们的需求,培育、挖掘和提升贫困者的能力,协助他们走出困境,增强他们融人社会的能力。
6. 简述小组工作的功能。
【答案】小组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
①当人出现生存能力方面的各种问题或心理行为有偏差时,通过小组过程,可以恢复人的原有能力,达到社会化;
②小组过程可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态度及行为发生转变,成为家庭和社会中负责任的积极角色;
③在小组中通过不同经验的分享,可以丰富和扩大经验和见识,改善人际关系;
④小组工作可以使其成员发展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适应危机情景,促进个人成长。
(2)社会控制。
矫治性、教育性、治疗性的小组工作,可以通过小组过程使其成员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培养起社会责任心,在社会生活中担当起积极而有用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