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8岁,结肠癌术后要求镇痛,拟硬膜外给予吗啡。术后最需要的监测为()。 A.血压。 心率。 血氧饱和度。 心电图。 尿量。
女性,3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入院,准备择期接受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手术治疗。为了预防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应在其床边准备()。 A.吸氧管。 体温计。 吸痰管。 接呕吐物的弯盘。 紧急拆线缝合包。
形成腹外疝的两个基本发病因素是() 婴幼儿腹肌发育不全和老年人腹肌萎缩。 腹股沟管和股管宽大。 妊娠和重体力劳动。 腹壁肌肉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 腹壁外伤和感染导致腹壁缺损。
患者,男,48岁,结肠癌术后要求镇痛,拟硬膜外给予吗啡。术后8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 A.皮肤湿疹。 术后肠梗阻。 休克。 过敏反应。 吗啡不良反应。
患者女性,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主因控制不住地反复想无意义事情,不自主眨眼、模仿他人说话、吼叫、打自己近两年,加重一年而就诊。两年前父母让患者学钢琴,患者不肯,母亲严厉训斥患者,其后表现情绪不良、少语一月余,其后情绪恢复,于20个月前逐渐出现爱眨眼睛,其后逐渐出现努嘴巴、甩头、发声吼叫,偶尔要拍打自己,反复想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但无法控制,为此感到很痛苦。半年余未经任何治疗,病情好转。于一年前病情加重,反复想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如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脑子里立刻想到我为什么做这个题,做了会有什么好处,不做会怎么样,学习受到影响,成绩下降。患者眨眼睛、甩头、发声吼叫等症状也明显加重,几乎每天都出现。患者为此很苦恼,烦躁不安,晚上睡眠差,经常彻夜难眠,食欲也随之下降。对此患者,下一步的处理可考虑(提示:治疗第8日,氟哌啶醇减至1.5mg/d,同时加用盐酸苯海索片1mg/d,舍曲林于第2周加至125mg/d。治疗3周后,强迫症状明显减轻。斜颈、下肢走路不灵活等表现消失,但治疗第四周时抽动症状缓解仍不明显。)() A.停用氟哌啶醇,换用硫必利治疗。 加大氟哌啶醇用量,冲击治疗。 停用所有药物,加强观察。 停氟哌啶醇,换苯胺咪唑啉治疗。 辅助心理治疗。
以下各项中,关于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论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