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在这个条件下企业要做出停止营业的决策?

【答案】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分析如下:如果一家厂商生产量为零,它仍要支付固定成本F ,所以,此时的利润为-F 。产量为Q 时的利润为PQ-c v (Q )-F , 当-F>PQ-cv (Q )-F 时,厂商停止生产较为有利。也就是说,在产量为零时所获得的利润,即支付的固定成本,超过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处进行生产所获得的利润时,厂商就应该停产。重新整理不等式-F>PQ-cv (Q )-F ,可得停止营业条件为:

即如果平均可变成本大于平均收益(价格)时,厂商停止营业是比较有利的。其分析如图所示。

停止营业点

图中,在均衡产量Q 上,厂商的平均收益(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2. 什么是外部性? 其解决的基本办法是什么?

【答案】(1)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分类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或决策对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其他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 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它对个人或社会是不利的。

(2)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方法

*

就如何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如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例如,A 企业是输出负外部性的企业,而B 企业则是其受害者,或者A 企业是输出正外部性的企业,而B 企业是免费受益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把A , B 两个企业合并,负外部性或正外部性都会因此而消失。

③规定财产权。它的依据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根据这一理论,当某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危害到其他厂商的利益时,在谈判成本较小和每个企业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情况下,两个企业可以通过谈判或通过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消极外部影响问题。

3. 简述在微观经济学中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异同点。

【答案】(l )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相同点

①两个市场上的中心问题都是价格决定,而价格决定都是通过供求平衡来实现的。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和厂商的供给相互作用,决定产品价格; 在要素市场上,厂商需求和要素所有者供给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两个市场上,供给和(或)需求发生变动,都将使均衡格局发生变动,供求定理发挥同样的作用。

②在两个市场上,对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分析是一致的。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用,合理配置对收入的支出,用于购买既定价格的产品; 而消费者的收入则来源于要素市场上要素所有者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样,在供给生产要素数量时,要素所有者遵循的规则仍然是效用最大化。厂商是产品市场上的供给者,为了利润最大化,在既定的价格下选择供给产品的数量。同样,厂商是要素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者,以此原则,厂商选择使用生产要素的数量。

(2)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不同点

①产品市场的需求曲线来源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从而决定了需求规律是有关消费者行为的假定,比如在基数效用论中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些假设主要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描述,难以有力证明。而产品市场的供给曲线来源于厂商的边际成本,从而来源于厂商的生产规律,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为技术规律,有关生产函数的假设比较容易证明,因而使生产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②在要素市场上,要素需求来源于厂商,而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但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前提是消费者需求。与此不同,产品市场上的需求是消费者的直接需求,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大小,部分决定了生产该产品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同时,不同于产品的供给,要素的供给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效用,而产品的供给则主要是生产者的技术因素。

4. 在一个社区内有一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侮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 (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

(2)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

【答案】(1)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有:

解得:T=87.5(小时),即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为87.5小时。

(2)作为私人物品来说,在完全竟争市场上,个人最优数量要求满足个人边际支付意愿等于物品的边际成即有:

解得:。 ,这就是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的电视总量。 总量

5. 画图并简要说明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

【答案】(1)洛伦兹曲线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是用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队,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ODL 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是洛伦兹曲线。如图所示,

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反之亦然。如果所有收入集中在某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则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如果任意人口百分比都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线OL 。

(2)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在图中,不平等面积(洛伦兹曲线ODL 与45°线之间的面积A )与完全不平等面积(OHL 与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