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答案】要使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成为广大新闻下作者的自觉行动,应该首先树立这样几个观念:

(1)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根本性方针,它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概念,更不是权宜之计。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版面上100%登的是正面报道,就算做到了正面宣传为主了。更重要的是看正面宣传是否成为一张报纸的基调和主旋律,看一张报纸是否充满着鼓舞人心、激励人心、启迪人心的精神力量。

(2)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是要求我们“粉饰太平,,,不讲问题,不讲矛盾,更不是要求我们弄虚作假。提出以正面宣传为主,是以我国的客观现实为根据的,因为正面事物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流。如实地反映这个主流,就足以振奋人心,用不着我们去“粉饰,,,更用不着我们去添油加醋。

(3)坚持正面宣传,应当理直气壮。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健康的、美好的事物总是占主导地位。我们有些同志不相信今天生活中还有那些先进人物、美好的情操、感人的业绩,主要是他们的生活圈子过于狭窄,或者囿于某种偏见,先进的、美好的、感人的东西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之内。

(4)搞好正面宣传很不容易,需要努力提高宣传的艺术和技巧。能不能把正面宣传搞好,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两个统一,即:理直气壮与喜闻乐见相统一,鼓舞人心与实事求是相统一。

2.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答案】在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是一体的,但在西方传播学和新闻学有所分离,各自有不同的学科重点与研究对象。

新闻学曾是传播学的前身与源头之一,而传播学一旦形成独立的学科以后,与新闻学形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分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不同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信息和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作用的科学,它包括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以及边缘性新闻学等。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社会传播包括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类型。

(2)产生时间不同

传播学产生于美国,比较科学的说法应为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独立的学科; 而美国的新闻学早在19世纪末就已完善。

(3)研究领域不同

新闻学对媒介的研究内容只集中在新闻部分。报纸中新闻研究的是报纸的四大块—新闻、评论、广告、副刊,它主要研究前两块。广告研究近几年才起步,副刊只略微涉及; 至于电视,只研究其新闻部分,60%以上的娱乐节目不属于新闻学的研究范畴,广播亦然。而大众传播学对六大媒介的全部内容都研究,领域要开阔得多。

(4)研究侧重点不同

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媒介内部的规律,而传播学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即效果研究,这部分约占70%o

(5)研究方法不同

新闻学以逻辑推理为主,以某个理论为依据,推导出很多理论,属于直观式研究。至于大众传播学,对批判学派介绍很多,因为我国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之十分相似。而且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很多问题、阴暗面。但不能因而误以为批判学派占有主导地位。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主流是实证学派,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都远远超过批判学派。(6)学科背景不同

大众传播学的理论范式很多,涉及的学科广泛,如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流派繁多,观点庞杂。换言之,哲学有多少流派,大众传播学就有多少流派。相对而言,新闻学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这是不利于它发展的因素。

3.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答案】(1)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目的

①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满足受众的需要,树立新闻媒介的信誉。

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新闻媒介的生存、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媒介经营的基本原则。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介在开展多种经营方面有其共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在开展多种经营活动、扩大经济规模时,都坚持奉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并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原则。

②通过自身的新闻传播活动,在社会上具有宽广的覆盖面和强大的影响力,并以此作为其开展多种经营的中介,这是一般工、商企业难以具备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介效益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社会效益表现为报纸的使用价值,它是出版报纸的社会目的; 经济效益表现为报纸的经济价值,它是保证扩大再生产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经济基础。

4. 简述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伦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之策。

【答案】(1)新闻伦理

①新闻伦理是对新闻道德准则的评价与认识,而新闻道德则是指记者或媒体遵循的法律之外的行为规范。

②美国最完整的《记者守则》,即1923年由美国报纸主编人协会所制定的“报业法规,,,把新闻伦理的范围和记者自律的标准系统化,并进行了确切的表述:

责任—报纸有权利吸引及把握读者,除考虑公共福利外,不受其他的限制。

凡为法律所不明白禁止的,包括任何限制性法令知识在内毫无疑问地都有讨论的权利。 独立—除忠于公共利益外,不受一切约束的自由是非常重要的。

真诚、忠实、正确—对读者的忠实,是一切报纸名副其实的基础。报纸一定要忠实。

公平—报纸不应当发表那些影响名誉或道德品质的非官方的控告,而又不给被控告者以知道的机会。报纸对自己的严重的事实错误或意见错误,不管来源如何,应作迅速而完全的改正。这是它的特权,也是它的责任。

适度—报纸如果一方面标榜高尚的道德目的,一方面又供给确实对大众有害的刺激性的犯罪的东西,就不能逃避不真诚的责备。

(2)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伦理面临的新挑战

①新技术使得新闻下作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传统新闻媒体把记者的伦理观念的行为准则放在首位。但是,在网络媒体里,并不是每一个在网上发表东西的人都遵守新闻的职业道德。对大多数没有受过传统新闻写作和新闻学训练的网民来讲,伦理道德并不重要。

②现代媒体新技术带来了新闻传输速度和时效,同时很难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平衡和简明清晰。新媒体时代,传播模式的改变既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新闻传播变得更快更错综复杂,竟争也随之变得更为激烈,这些都给传媒伦理的坚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如金庸“被去世,,事件中的所涉及的虚假传播以及可能构成的侵犯名誉权等问题,都直接指向了此事件传播中传媒伦理的缺失。

③新技术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全球化和商业化使民族国家和国家、公民这些概念变得落伍,作为一国公民或国民的责任感在弱化。新闻的主要功能是,让公众对重大问题有知情权并参与重要决策的讨论和辩论; 但是,现代传播技术带来的新闻个性化选择,正在威胁新闻的民主参与这一核心功能。

④传统的新闻传媒的广告部和新闻编辑部中间有一堵墙,新闻和广告之间有严格界限,二者不得混淆。但是,在网络媒体中,市场营销人员、网络技术人员和新闻采编人员,特别是后两者几乎都在一个平面工作,没有受过专业新闻学训练的网络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新闻网页的制作,很难保证这些人在网页制作过程中不渗入自己的偏见。

⑤新媒体、新技术运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得传统媒体的职业伦理鞭长莫及、爱莫能助。比如全景视频摄像技术可以让所有在场的人,不管是否面对镜头,都成了被曝光的对象。数字化图像编辑合成技术,可以任意删减增添事件现场的出席人物。数字化的音频技术可以利用已有的声音样本,通过技术上的重新排列,制作出包括总统演讲在内的任何足以以假乱真的声音。这些都涉及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