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734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为强化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往往设计各种治理和制衡手段,包括:(1)股东们要召开大会对董事和监事人选进行投票表决; (2)董事会要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 (3)监事会要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监督:(4)要强化审计监督,如此等等。这些措施是( )。

A. 均为前馈控制

B. 均为反馈控制

C. (1)前馈控制; (2)同期控制; (3)(4)反馈控制

D. (1)(2)前馈控制; (3)(4)反馈控制

【答案】C

【解析】前馈控制发生在实际工作开始之前,它是未来导向的。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题中,(1)股东们要召开大会对董事和监事人选进行投票表决”,是在董事和监事工作之前进行的控制,属于前馈控制。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是行动进行之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题中,(2)董事会要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是在经理人员的行动过程中进行的控制,属于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在行为己经结束以后进行的控制。题中," (3)、(4)”所述的检查、监督行为,是在经理及相关人员的行为结束之后进行的,属于反馈控制。

2. ( )是创新工作必须要有的组织保障。

A. 树立紧迫感

B. 构建愿景规划

C. 建立强有力领导联盟

D. 沟通创新愿景

【答案】C

【解析】建立强有力领导联盟是创新工作必须要有的组织保障。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创新的群体,赋予他们领导创新足够的权力,鼓励领导群体的成员协同作战。组织的创新与变革工作常常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联盟,而导致失败。

3.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随着下属从不成熟趋于成熟,领导方式的变化顺序应该是( )。

A 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一低工作高关系一低工作低关系

B. 高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一低工作低关系

C. 低工作低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一高工作高关系

D. 低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

【答案】A

【解析】根据赫西一布兰查德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随着下属从不成熟趋于成熟,领导方式的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①第一阶段。这些人对于执行某任务既无能力又不情愿。他们既不胜任工作又不能被信任。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高工作一低关系); ②第二阶段:这些人缺乏能力,但愿意执行必要的工作任务。他们有积极性,但日前尚缺足够的技能。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高工作一高关系); ③第三阶段:这些人有能力,却不愿意干领导者希望他们做的工作。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低工作一高关系); ④第四阶段:这些人既有能力又愿意干让他们做的工作。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低工作一低关系)。

4. “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从决策心理效应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晕轮效应

B. 颂歌效应

C. 新因效应

D. 旁观者迷

【答案】B

【解析】颂歌效应是一种只上报好消息而瞒着坏消息不报的现象。某些地方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反映了颂歌效应。A 项,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C 项,新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题作出判断,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从而不能全面、客观、历史、公正地看待问题。

二、问答题

5. 不同于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行为决策理论对管理者有什么实践启示?

【答案】(1)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①决策就是管理,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情报收集一拟定方案一选择方案。

②以满意标准代替古典的最优化标准。人是有限理性的,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原因是:不确定的复杂的决策环境的影响; 知觉上偏差的影响; 决策时间及可利用资源的限制等。

③风险型决策中,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决策者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尽管风险较大的方案可能会带来可观的收益。

④重视决策者的作用。强调以身作则; 全局观念; 权威不是强迫命令; 依赖和培养下级主动承担责任。

(2)行为决策理论对管理者的实践启示:

①为公司决策者服务。投资决策往往受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且时间紧、信息不完备,使得决策者觉得传统理性决策理论的实用性差,常常凭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和抉择,因此他们在投资决策中更需要行为决策理论的指导,更需要了解可能发生的认知偏差和行为陷阱,更需要含有行为变量的投资决策模型。

②为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服务。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的重要责任之一是为众多公司营造良好生存和发展环境,只有深入了解公司实际的项资决策行为,才可以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引导公司积极、健康、妥善地进行投资决策,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促使国民经济向前迈步。

此外,行为决策理论特别能为高风险行业公司从事高风险项目投资提供有益的启示,帮助决策者认识到自身的行为特征与公司风险的互动关系,从而保证了公司财富的保值增值。

6. 请分析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的缺陷都在哪里?

【答案】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的缺陷分别如下:

(1)外部审计缺陷:外来的审计人员不了解内部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和经营特点,在对具体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困难。此外,处于被审乙}地位的内部组织成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配合,这也可能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

(2)内部审计缺陷:可能需要很多的费用,特别是如果进行深入、详细地审计的话; 不仅要收集事实,而且需要解释事实,并指出事实与计划的偏差所在,要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而又不引起被审计部门的不满,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充分的技能训练; 即使审计人员具有必要的技能,仍然会有许多员工认为审计是一种“密探”或“查整性”的工作,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如不能有效沟通则会对组织激励带来负面效应。

(3)管理审计缺陷:认为这种审计过多地评价组织过去的努力和结果,而不致力于预测和指导未来的工作,以至于有此企业在获得了极好评价的管理审计后不久就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

7. 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培训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其能够改进目前知识和能力的一项连续而有效的工作。培训旨在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促进组织的发展,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1)补充知识

为了防止组织中各层级人员工作技能的衰退,组织必须对员工进行不断地培训,使他们掌握与工作有关的最新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虽然可以在工作前的学校教育中获取,但更应该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加以补充和更新,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锤炼和提升。

(2)发展能力

员工培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根据工作的要求,努力提高他们在决策、用人、激励、沟通、创新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特别是随着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和非个人行为化,改进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使得组织内对合作的培训变得愈发重要,这也是衡量组织竞争力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