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海大学856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设有A.B 两个参与人。对于参与人A 的每一个策略,参与人B 的条件策略有无可能不止一个? 试举一例说明。

【答案】例如,在如下的二人同时博弈中,当参与人A 选择下策略(不合作)时,参与人B 既可

,也可以选择右策略(不合作),因为他此时选择这两个策略的支付是完全以选择左策略(合作)

一样的,支付都是4。因此,对于参与人A 的下策略,参与人B 的条件策略有两个,即左策略和右策略。

2. 简述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答案】规模报酬是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所有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产量变动的状态。当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比例时,这种情况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一般发生在生产开始扩张的阶段,因为大规模生产可以采用专业分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管理费用。另外,大规模生产还可以同其他厂商建立稳定的生产技术联系,增强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依赖心理等等。最终,会降低产品平均成本,实现规模报酬递增。

3. 什么是市场失灵? 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答案】(1)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微观经济学以为,在一系列理想化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竟争的市场经济可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2)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垄断势力、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4. 经济学家眼中的一个企业利润与会计师核算出来的该企业的会计利润有何不同?

【答案】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利润是经济利润,即总收益扣除机会成本后得到的利润。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经济资源用十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经济资源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

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与‘般意义上的会计成本不同,它不只包含了生产中直接支付的生产费用,而且把生产中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花费的隐性成本也包括在内。

会计师所核算的会计利润是指总收益除去会计成本后的利润。会计成本又称为显性成本,就是在生产中所花费的货币支出,包括雇员工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及添置或租用设备的费用,利息,保险,广告费以及税金等。

由上述定义就可以看出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经济利润包含了隐性成本,而会计利润则不包含。经济学之所以强调经济利润,是因为经济利润与机会成本有关。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求经济主体把每种生产要素用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用途上,即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否则,所损失的潜在利益将超过所取得的现实收益,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够合理,将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而会计师只从企业本身取得的收益出发,并不考虑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

二、计算题

5. 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都呈现出U 形特征。请问:导致它们呈现这一特征的原因相同吗? 为什么?

【答案】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 形,但二者形成U 形的原因是不同的。

(1)短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呈U 形,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MP 曲线表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以后在下降的特征,相应地,这一特征体现在成本变动方面,便是决定了短期边际成本SAC 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到最低点以后再上升的U 形特征。而SMC 曲线的U 形特征有进一步决定了SAC 曲线必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 形特征。简言之,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导致SAC 曲线呈现U 形特征的原因。

(2)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之所以呈U 形,是由规模的经济或不经济决定的。

在长期生产中,在企业的生产从很低产量水平逐步增加并相应地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会经历从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的生产过程,从而导致LAC 曲线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 形特征。

6. 假设两家厂商A 和B 之间就做广告与不做广告展开博弈,它们的博弈矩阵如表所示。

表广告博弈(百万元)

现假设博弈是可重复的,但只重复5次,两家厂商均采取“以牙还牙”的对策。厂商A 在第一回合不做广告,此时的厂商B 有两种策略:在第一次做广告或不做广告。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情况下厂商B 的累积利润,并判断厂商B 该采取何种行动。

【答案】在第一回合厂商A 不做广告,如果厂商B 在第一回合做广告,则厂商B 的利润为300; 因为两家厂商均采取“以牙还牙”的对策,所以第二回合厂商A 会对厂商B 的行为进行报复——

做广告,此时厂商B 也做广告,利润为100; 在第三、四、五回合里,厂商A 、厂商B 都做广告,因此厂商B 的利润为100。所以,厂商B 的累积利润为300+l00×4=700。

如果厂商B 在第一回合不做广告,则厂商B 的利润为200; 此时,双方选择的都是合作策略,而且此后双方都不会改变策略,所以厂商B 的累积利润为200×5=1000)。因此,厂商B 在一开始就应该采取合作策略—不做广告。

7. 某企业以劳动L 及资本设备K 的投入来生产产品Q ,生产函数为:

企业劳动投入量短期及长期均可变动,而资本设备只能在长期条件下变动,劳动工资率w=100,资本报酬率γ=400。求:

(1)企业短期及长期总成本函数。

(2)Q=20时的最佳资本规模。

【答案】(1)由题意可得,短期内资本不变投入量为,此时生产函数为:

解得劳动的最优投入量为:

因此,企业的短期总成本为:

根据长期生产函数可得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出分别为:

根据厂商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的原则即有

。 。

整理得:

将。 代入生产函数可得:。

。 解得劳动和资本的最优投入量分别为:

故企业的长期总成本为:

(2)当Q=20时,由(1)中长期最优资本投入量的方程:,解得最佳的资本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