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欧语学院813综合考试(西)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在我国文化中如此重视谦虚?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在这方面有无变化?

【答案】古代讲“礼”,实际上是维护统治秩序,在言行举止方而讲求礼制,在交往中也是将自己置身于等级差别中。礼的核心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这与较强的群体观念有关,之所以谦虚,是为了不显露自己,为了和大家搞好关系。改革开放后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因素是:经济地位;女子地位;国际影响。

2. 为什么人类不能没有传播?

【答案】人类不能没有传播的原因主要有:

(1)传播与人类的历史同样长。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传播。人类要生存,就必须相互交流,就需要传播。没有传播,也就没有人类。传播是对于人的社会性的确定。

(2)事实上,不仅是人类传播,动物之间也传播,只是手段方式不同。尽管传播的历史很长,但是,传播学的历史却很短。

(3)学者们一般认为,传播学大致形成于30~4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的奠基者有着十分不同的学术背景,有的是政治学家,有的是心理学家,有的是社会学家。正是由于学者们的不同学术背景和观点,因此,他们对于传播的界定也就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3. Bond 的中国文化小组提出的40项中国文化价值表有没有重要的遗漏?你完全同意吗?你有什么补充?

【答案】(1)不完全同意。

心理学家Michael Bond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合作进行了一项新调查

这项调查是由他所组织的中国文化调查小组进行的。他们请几位中国社会学家每人写出10条他们认为是中国人最根本的和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然后他们去掉相互重复的部分,共得33条,再加上他们自己从阅读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中得出的7条,总计列出40项中国文化价值观念。

Bond 领导的中国文化小组进一步计算出中国价值观念调查与调査的相关系数

他们发现第一个因子融合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相关系数最高;第三个因子人心与男性-女性相关系数最高;第四个因子道德纪律与权力距离的相关系数最高。而儒家工作动力与四个文化价值尺度中的任何一条相关系数都很低。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儒家工作动力是单独的一条文化价值尺度。他们将这一条与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联系,发现凡是儒家工作动力这一项得分高的在经济方面的发展都很快。

一、简答题

1. 文化具有哪些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答案】(1)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人类和动物区别的主要标志,它是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 ②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③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

④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⑤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2)意义

认识文化所具备的这些特性,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文化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并以此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工作。

2. 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是否有区别?你认为原因何在?

【答案】(1)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有区别。

(2)原因

①解释文化休克的理论中,一种是负面事件理论,认为生活中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会引起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负面影响愈大,时间愈长,所引起的疾病愈严重。

②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会带来许多有负面影响的事件。根据一项调查,在43项负面影响事件中,有16项与迁移到新的文化环境有关。正是由于进入另一个文化环境在生活中带来一系列的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因此人们才会感到抑郁、沮丧、消沉,甚至会生病。

③人们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教育程度低、收入少的人,年纪大的人,妇女以及未婚者适应能力比较低。

3. 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答案】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日常活动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有:

(1)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

(2)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

(3)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