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最致死的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是() 低钠血症、酸中毒。 高钾、低钠、酸中毒。 高镁血症、酸中毒。 低钾血症、碱中毒。 低钙血症、酸中毒。
患者,女,27岁,产后1月余,突然出现左乳肿块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查:左乳外侧红肿,范围约6cm×6cm×4cm大小,表面皮薄光亮,中心区变软,按之应指,局部皮温高,压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查血常规WBC14×10/L。请考虑其中医证型() 气滞热壅证。 肝郁痰凝证。 正虚毒恋证。 热毒炽盛证。 火毒炽盛证。
与月经后期和月经过少的发病均有关的是() 血热。 血虚。 血瘀。 血寒。 湿热。
治疗狂证痰火扰神证,若烦热渴饮,应加() 肉桂、附子。 淮小麦、大枣。 丹皮、赤芍。 生石膏、知母。 黄连、黄芩。
患者女,48岁。有口腔黏膜粗涩感,进刺激食物感疼痛半年,检查发现其舌背左右各一黄豆大小白色病损,浅淡,表面乳头消失,质软。双颊自口角至颊脂垫尖处广泛白色角化网纹,基底充血发红。双舌缘舌腹也可见类似病损。对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增殖性念珠菌病。 假膜型念珠菌病。 皮脂腺异位。 扁平苔藓。 白斑。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三大主征是()